槍聲依舊是那麼清脆,一發7.62x54毫米的子彈直接命中了敵人的頭部。
這發射擊無比兇殘,子彈從額頭射入從後腦勺穿出,直接掀掉了敵人的頭蓋骨。頓時,紅色的血漿和腦汁噴射四散。
由於事發突然,開車的司機甚至都沒反應過來。
等他扭頭檢視時,自家少佐的外觀還算完整,就是頭上有個洞。而被打飛的頭蓋骨,就落在自己大腿上。
啪!
又是一槍,子彈穿過了司機的脖子!
小鬼子伸出手臂,死死地握住了自己的喉嚨。大量的鮮血從他的嘴裡和傷口湧出,眼看就要去見天蝗了。
隨著李大團長的命令,幾十名晉綏軍的戰士掩護著陸戰一團的突擊手朝著戰場逼近。
陣地上,一挺挺輕機槍拉動槍栓。配合上五花八門的步槍,鋪天蓋地的金屬風暴向著鬼子籠罩而去。
十幾門各口徑的迫擊炮,按照戰前給的炮擊諸元向敵人全速射擊。
唯一不足的是,近兩千人的部隊居然連一挺重機槍都沒有。迫擊炮的口徑也有些小,只有一門82毫米撐場子。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陸戰一團是輕裝上陣,晉綏軍又多是潰兵。想要重武器,那就只能從敵人手上繳獲。
戰士們以有心打無心,戰車中隊絕大多數鬼子,連開火的機會都沒有就死在了山谷中。
轟轟轟····
開戰半分鐘後,鬼子的九五式輕坦開火了。
戰車中隊的指揮官,將三個戰車小隊排布成楔形。五發37毫米的坦克炮落下,騰起一陣沙石碎屑,激起漫天飛塵。
鬼子的反擊不僅幹掉了幾名機槍手,飛濺的石塊還擊傷了不少戰士。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看到小日子的坦克發威,晉綏軍的戰士們頓時就急了眼。他們在王大海的指揮下,從多個位置拿著炸藥包準備實施爆破。
就當戰士們準備出發時,只見突擊隊裡陸戰一團的成員抬起了隨身攜帶的綠管子。
“都散開!火箭筒!發射!”
能擔任突擊手的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對於40火的使用更是滾瓜爛熟。同志們混在晉綏軍的隊伍中,就是為了接近敵人的坦克。
進入有效射程後,他們用豎起的機械瞄具,對準山谷間的九五式輕坦扣下扳機。
十幾發82毫米的超口徑穿甲彈從火箭筒內飛射而出,在晉綏軍和鬼子們驚愕的目光中直接命中了坦克,無一脫靶。
破甲彈是利用聚能裝藥原理,在爆炸時形成金屬射流擊破裝甲。
戰車中隊裡僅存的五輛坦克立馬報廢,駕駛員、機槍手和車長自然全部死在了鐵棺材裡。
只可惜沒能殉爆,要不然還可以順手帶走附近的步兵。
在陸戰一團和晉綏軍的伏擊下,一個戰車中隊僅僅堅持了五分鐘。
所有車輛和一百多名鬼子幾乎沒做什麼抵抗,就死在了前往垣曲縣城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