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回到主戰場,第110師團榴彈炮陣地。
轟轟轟!
震耳欲聾的發射聲接連響起,十二門九一式105榴彈炮以每分鐘六發的射速持續輸出,那排山倒海的氣勢即使從遠處觀看也頗為壯觀。
於此同時,炮兵聯隊的觀察兵也在積極活動。
鬼子們時不時改變自己的位置,企圖引導炮兵們修正出最合適的射擊諸元,力求殺傷到大同外圍的八路軍炮兵陣地。
只可惜啊,現實給了他們一記響亮的耳光。上述的行為,註定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大佐閣下!敵人的陣地藏得很深,明顯是有專業人士的指點。”
“我們的遠端火力數量嚴重不足,幾乎不可能徹底壓制住八路軍的炮兵,現在的成果已經達到了聯隊的極限。”
彙報完以後,鬼子參謀低頭立正,擺出了一副捱打的架式。
可萬萬沒想到,頂頭上司居然沒有像之前一樣勃然大怒,反倒是淡定地點了點頭。
這倒不是谷口春治突然改了性格,而是現在的情況完完全全在老鬼子的意料之中。
自家聯隊的105毫米榴彈炮,的的確確在效能方面佔據著優勢,甚至可以卡著兩到三公里的射程差吊打八路軍。
但現在各個炮組缺乏最關鍵的視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跟瞎子沒什麼區別,打出去的炮彈更多是讓對方投鼠忌器。
這要是放到明斯克造船廠或者血條世界裡,就相當於己方眼車或者驅逐開局就暴斃。
沒有視野,能打傷害的單位自然只能拔劍四顧心茫然,對著疑似有敵人的區域盲射幾炮就是極限。
萬一能干擾到敵人的射擊節奏,或者迫使八路軍轉移陣地就算是戰術大勝利。
“沒事,讓九一式105毫米榴彈炮繼續保持當前的頻率射擊。咱們這回帶了很多炮彈,有的是功夫跟敵人慢慢玩。”
“傳我命令,山、野炮立即轉火,專心給108和133旅團開闢進攻通道,爭取讓步兵們在十五分鐘後發起衝鋒。”
聞言,參謀立即拿起電話開始分配任務。
整個炮兵聯隊一分為二分工明確,一部分進行炮戰儘可能地壓制對手,一部分火力全開破壞城北的防禦工事。
當一輪一輪的炮彈劃過天空,谷口春治卻自顧自地嘆了一口氣。
此情此景,讓一旁的參謀滿腦門都是問號。片刻後,這名不怕死的鬼子少佐主動開口說道:
“大佐閣下,你的心情似乎不怎麼好?”
“我不明白到底有什麼事可以讓你感到了苦惱,畢竟從當前的整體形勢上來看,咱們師團才是優勢方。”
此話一出,老鬼子用看白痴的眼神瞥了對方一眼。
作為一名從基層摸爬滾打出來的炮兵指揮官,他剛剛透過自己在戰場上培養出的計算能力,大概估算出了對方75毫米身管炮的數量。
大約,五十門左右。
這個數字,已經遠遠超出了普通的乙種師團,甚至那幾個排在末尾的甲種師團都不具備這樣的火力。
更何況數年的戰爭,已經耗盡了弟國的軍事潛能。現在整個陸軍,武器的產能都略顯疲態,尤其是大口徑的重炮極難補充。
至於新武器的研發速度,那更是慢到了極點。
被大本營賦予厚望一式自行火炮,區區一款被歐洲強國玩爛的小口徑自行火炮,居然折騰了兩年多還拿不出一輛早期試驗車,說出去簡直丟工業國的臉。
反觀八路軍,人家的炮兵火力已經後來居上,隱約有了幾分列強的風範,而且戰爭潛力更是深不見底。
先不提那些數量龐大的法式野戰炮,單單是最近冒出來的120毫米迫擊炮就不容小覷。
雖然迫擊炮在設計之初,是為了跟隨步兵支援步兵,並不怎麼適合炮兵對決。但將近八千米的射程在山地作戰時,跟山炮又有什麼區別呢?
單憑數量,人家就可以打爆九四式山炮。
己方現在唯一的優勢,也就只剩下了九一式105毫米榴彈炮,和部分戰爭爆發前留下的大口徑老式火炮。
再說了,誰能確保八路軍就沒有更大口徑的身管炮呢?
按照當前的形勢發展,未來指不定會出現施耐德M1929型105毫米榴彈炮,跟九一式105毫米榴彈炮對轟的壯觀場面。
這算什麼?
爸爸打兒子?還是當面牛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