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的工作中,時間來到了十一月十八號。
黃河回邊區一共有四件大事要辦,現在已經勉強解決了兩樣。
屯田的事情有生產建設兵團負責,在提供了農作物種子和足量的化肥後,他完全可以做個甩手長官。
空軍也籌備的差不多了,在六位戰鬥英雄的帶領下,選拔出來的同志像海綿一樣瘋狂吸收航空理論知識。
只要等到老馬把邊境航校的畢業生送回來,再加上下一條決策提供的一百架教練機,空一師的基礎框架就算是搭建完成了。
實驗室的施工進度也不錯,李處長這段時間不是在機場就是在實驗室的工地上。
按照現在的工期來看,下個月中旬就可以搬進去。
最後一件事就是開發延長油田,一週前科研選項「燃料儲存」已經解鎖了。
第一批高階技師級別的石油開採工,這個月月末就可以達到邊區。儲油裝置和輸運管道也在系統內的民工廠內開始生產。
只不過光憑現有的條件,還遠遠達不到開發油田的水平。
延長石油是歷史悠久,早在1905年就建廠了。雖然油井和煉油廠一應俱全,但都是很傳統老式的裝置。
絕大多數都是世紀初的產物,完全感受不到工業化的現代感。
就這簡陋條件,還有很多裝置在戰爭時期丟失了。
好在廠長和工程處主任比較給力,在前年回收了大量裝置和器材,要不然延長油田現在都不一定能恢復生產。
目前油田的總產能為日產原油1.6噸,考慮到油井用了很多年,軍工局派了一位清華大學地質系畢業的同志來勘探,聽說效果還不錯。
現在有兩個科研槽空閒下來了,剛好可以處理一下油田的問題。爭取在1945年之前多打幾口新井,把全套裝置都換了。
「工業的雛形:石油是工業的血液,是重要的工業能源。為了使我方工業基礎,不落後於世界列強太多,是時候開發油田了。
研究所需時間:70天
效果:邊區新增兩名石油工程專業的博士。
獲得一套鑽機裝置、抽油裝置、清管裝置、加熱裝置,並且獲得相對應裝置的生產圖紙。
提示:以上裝置為二戰時期最先進款式。」
看了具體的裝置介紹後,黃河簡直是笑的合不攏嘴。
單拿鑽機裝置來說,這就包含了井架、天車、絞車、遊動滑車、大鉤轉盤、動力水龍頭、鑽機八件套、動力機、聯動機、固相控制裝置和井控裝置。
其中的動力機有柴油機、電動機和燃氣輪機,直接一勞永逸的解決了所有問題,十分符合系統大包大攬的習慣。
抽油裝置自然是磕頭機了,一種透過加壓使石油出井的機器。
系統提供的是遊梁式抽油機,它結構簡單,製造容易,使用方便,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長期在油田全天候運轉,使用可靠。
清管裝置其實就是清管器,為了處理運輸管線內部的凝油、結蠟、結垢,達到減小輸油回壓、減小磨阻。
由於咱們的原油大多都是三高型,即高凝點、高含蠟和高粘度。
因此需要用到管道加熱輸送工藝,以防止所輸送的油品因溫度下降而發生運輸困難。
系統提供的加熱爐是巴庫油田同款,直接讓延長油田提前體驗到了未來蜜月期的待遇。
前段時間果脯的油礦籌備處著手開發玉門,雖然在老君廟附近找到了油田,但因為手上沒有鑽機遲遲不能開工。
面對這種問題,光頭想到了邊區的延長油田,於是便人聯絡八辦的同志。
經過協商,老總們考慮到抗日是國家大事,就同意拆遷兩部鑽機支援玉門,並且還幫對方配齊了全套裝置。
現在多了一套新裝置,也許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開採和運輸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該煉油了。
「燃料精煉一型:化學裂解的進步使得從原油中提煉輕型燃油的效率更高了。
研究所需時間:70天
效果:獲得二戰時期最先進的煉油廠全套裝置和設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