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止步不前的話,“晉綏軍”大機率會在他們的面前跑掉,這樣的後果誰也不能接受的。
就在鬼子們還在猶豫時,三營長樂正鬥帶著戰士們神兵天降。
考慮到這次任務的特殊性,旅長特地給新二團調來了八十支MAS38衝鋒槍。
從簡易的戰壕翻出來後,突擊隊全力衝刺來到衝鋒槍的射程內。這攻守角色的對調,簡直震撼小日子們一整年。
而且說好的“晉綏軍”怎麼變成八路軍了?這衣服顏色不對啊!明明我們才是進攻方,你們怎麼不按套路出來,在開闊地反衝鋒呢?
因為地雷的原因,三個中隊的輕機槍和擲彈筒都沒準備好。八十支衝鋒槍加十幾支駁殼槍VS三八大蓋,時代變了。
“給我打!”
噠噠噠.
槍聲如同炒豆子般響起,小巧的近戰武器爆發出了驚人的威力。
這種距離戰士們都不需要仔細瞄準,就可以擊中鬼子。
像和尚和段鵬這種有著大量射擊訓練,且身體素質出眾的戰士,甚至行進間的命中率也不低。
在法式步兵輕武器編織的彈雨中,敵人像是韭菜遇到了鋒利的鐮刀,一排接一排有序的倒下。
八十支衝鋒槍與側面陣地那幾挺輕機槍完美配合,鬼子步兵根本沒有反抗的能力。他們身上血霧飛濺,活生生被手槍彈打成篩子。
僅僅一波攻擊就給鬼子們帶來了大量的傷亡。
機場哨崗,雙方戰鬥力的差距讓藤本剛志眉頭狂跳,他摸著下巴情不自禁的說道:“好密集的火力啊,這真的是八路軍嗎?”
目前還不能確定對方的具體人數。
但剛剛敵人只動用了一百多人,就硬生生壓制住自己三個中隊,這樣的打法讓他想起來了四年前的晉綏軍。
那時候敵人的基層火力也是這麼兇猛,衝鋒槍的參戰頻率極高,弟國的武士經常在衝鋒的途中被對面用衝鋒槍火力壓制。
據統計,在當年的忻口戰役中,晉綏軍居然消耗了二百九十萬發衝鋒槍彈。
後來的太原會戰時,對方的部隊明明損失慘重人數驟降,可依舊用了六十八萬發衝鋒槍彈。
現在自己的三個中隊,剛一交火就損失過半,這讓藤本剛志堅信對面是偽裝過的晉綏軍。
敵人一定是憑藉著八路軍的百團大戰做掩護,達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
——————————————
“馬薩卡!”
剛剛在開作戰會議時,筱冢義男和他的參謀們就被爆炸聲打斷了。
收到守城部隊傳回來的訊息後,這老鬼子飈出了本書裡為數不多的日語!他甚至遲遲不願意接受這個血淋淋的現實。
現在晉省的局面實在是太差了,治安戰幾乎一敗塗地。
作為第一軍的司令官,自從八路軍的百團大戰開始後,他就沒有一天能休息好。
不僅每天要面對多田俊的責罵,還要時刻提心吊膽著,生怕八路軍再搞點什麼動靜出來。
此時他杵著指揮刀,滿臉陰沉地坐在燈火通明的作戰大廳正中央,周圍的參謀都停止了手上的動作不敢打擾自家中將思考問題。
晉綏軍?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難道傳說中第二戰區司令官說的那句話是真的?
親日,是為了存在,親共,也是為了存在。立場可變,而存在不可變!僅僅一個百團大戰就讓穩如西山動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