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頭上到處都是助守的民伕。很快西門慶痛斥梁中書的言語就四下裡傳遍了大名府城中。老百姓家喻戶曉。複述時無不稱快。如此一來。城頭的防禦力無形中大削。甚至隱隱有內變之兆。
梁中書知道民心思變。所以這幾日竭力維穩。不過他倒也明白剛不可久。柔不可守的道理。因此一邊是街上增兵。一邊是額外放糧。剛柔並濟。雙管齊下。苦苦撐持局面。
大名府如今是士氣低迷。民心渙散。西門慶若是豁出去兩三千條人命攻城。只怕大名府的百姓就要響應起來。內外齊變。縱然梁中書有神仙手段。也不能善其後了。
因此梁中書暗中叩拜滿天神佛。求爺爺告奶奶。只盼西門慶聽到梁山被攻的急信後。收兵而去。否則拖得時間越長。人心越不安。戾氣越重。爆發出來時。內外交煎。大名府就此休矣。
天從人願。這一日東城之上。梁中書遙見遠處河道中來了梁山補給的水軍戰船。想必梁山被攻打的急信也已經送到西門慶手裡了吧。卻不知其軍退也不退。
梁中書眼望著城外梁山營中西門慶的將旗。心中忐忑不安。只恨不能天卷一陣神風。將城下人馬都颳了去。
此時的西門慶。正穩坐帥帳。接見前來的水軍頭領。
早有一人大步進帳。向西門慶拱手道:“末將混江龍李俊。見過西門慶哥哥。”
見來人是李俊。西門慶不由得一愣。這一次西門慶兵進大名府時。專門和晁天王商量了。在河北京東路交界的莘縣陽穀兩縣黃河岸邊。設下了一處補給中轉的營寨。旱寨由病尉遲孫立把守。水寨由玉幡杆孟康看管。專護西門慶軍糧道。
補給船隊從補給中轉的水寨出發。南下轉西。兵臨開德府後再轉北。或走南樂水路。或走內黃水路。直達大名府城下。這一路半是運糧。半是震懾開德府官軍。牽制之不使其援救大名府。
水路補給本是由阮氏三雄負責的。這回怎麼換了混江龍李俊。西門慶命人一邊詫異著。一邊在欒廷玉下首加了座位。請李俊坐了。大家議事。
西門慶先問道:“阮氏三雄專職巡水路。何以代之李俊哥哥。莫非出了甚麼變故。”
李俊面有憂色。點頭道:“西門慶哥哥所料不差。”
除西門慶、欒廷玉之外。帳中眾人皆驚。爭先恐後地叫嚷起來:“李俊哥哥。你待怎講。”
欒廷玉喝道:“且休喧譁。聽李俊兄弟分說。”
群聲一寂。李俊這才道:“自上回咱們擒了梁中書那廝後。山寨得了無數錢糧俘虜。比以前更加興旺了。偏在這時。朝廷派來了一路人馬。為頭的三員大將。叫甚麼大刀關勝、醜郡馬宣贊、井木犴郝思文。這三個賊男女。都是有本事的。晁天王親自出馬。與那關勝大戰了三天。彼此不分勝負。”
眾人聽了都是一驚。晁蓋神力絕倫。一口九耳八環大刀有形剁形。無形剁影。是梁山一絕。那敵將關勝竟然能與晁蓋戰成平手。武藝之高。確實是非同小可。
李俊又道:“偏這一日。三阮頭領回水泊運糧。聽關勝如此了得。五哥和七哥心下不服。遂拉了船火兒張橫。要趁晚去偷營劫寨。二哥、張順與小弟百勸不回。”
說到這裡時。李俊只叫一聲苦。這正是:
自古急兵多致敗。從來輕敵少成功。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