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霸宋西門慶> 第三十三章 高俅掛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三章 高俅掛帥 (1 / 2)

吳用和王矮虎走了,宋江屍骨未寒,言猶在耳,他們就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出塞的道路。

不過臨走前,王矮虎發揮了他最後的餘熱,給宋江打劫回來一口出sè的棺材,否則以宋清那點兒剩錢,連個象樣的棺材蓋子也買不起。

這順路人情,宋清、孔明、孔亮不受也得受,畢竟他們是梁山上三個最沒用的,把宋江葬了後,三人在墳前結廬而居,守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靈後,孔明問道:“四郎,師傅沒了,吳學究和王矮虎也走了,,他們走了也好,,咱們卻該怎麼辦。”

宋清反問道:“你們yù如何。”

孔明和孔亮對望一眼,孔明便道:“師傅去後,我們兩兄弟功名利祿的心也淡了,我叔叔孔賓如今在登州板橋鎮做海商,我兄弟二人打算投奔他去,,四郎你呢。”

宋清早已打定了主意:“我終究舍不下家鄉,我是必要回鄆城宋家莊的,,但在此之前,我還要上一回梁山,見一見西門四泉,一來報喪,二來送信,,吳用和王矮虎去了女真,卻要提防他們賣國求榮。”

孔亮驚道:“若四郎上了梁山,沒見到西門四泉,先見了秦明,豈不是送羊入虎口。”

宋清斬釘截鐵地道:“若我一死,就能化解了我哥哥的罪孽,宋清死又何妨,我宋清這一去吉凶未保,因此有一事相求,,這小孩兒先暫時託付給兩位賢弟照管,若我活著回來,再無話說;若我此去有甚麼三長兩短,兩位賢弟只看在死去哥哥的份兒上,恩養他長大,宋家兄弟九泉之下結草銜環,也要報兩位賢弟的恩德。”說著潸然落淚。

孔明孔亮也下淚,孔明問道:“四郎不去不成嗎。”

見宋清搖頭,孔明咬牙道:“我兄弟口笨,好聽的不會說,反正四郎你去,我們等你,你回來了,小孩子跟你,你回不來,小孩子跟我們,,絕不會叫他受苦。”

三人計較已定,遂攜了孩兒,徑投大路上來,這一個多月來,他們只在野地裡過活,訊息閉塞,現在回到人煙稠密處一打聽,卻聽到一個晴天霹靂一般的訊息,,朝廷太尉高俅親自帶兵攻梁山,水旱兩路舟車並進,十三萬大軍已經將梁山圍得水洩不通。

宋清和孔家兄弟聽了,只得跌足叫苦,,若是官兵圍山,這梁山如何能上得去,三人都乏應變之才,互相面面相覷,最後還是孔亮道:“要不這樣吧,鄆城就在梁山腳下,如今趕上官兵圍山,四郎回去了那是自己送死,,不如跟我們往登州去,租個屋子住了,我們出海,四郎教孩子唸書,怎麼也要將師傅的骨血帶大。”

這似乎已經是最好的建議了,宋清只好點頭,大小四人往登州去了,一路上宋清頻頻回首,一邊擔憂兵火中的家鄉,一邊暗禱:“只盼西門四泉再展奇謀妙計,退了高俅這十萬大軍方好。”

一個多月前,西門慶、花榮等人正在青州明察暗訪花美眉下落時,梁山傳來急報,,太尉高俅自告奮勇,在朝堂上討令出征,引jīng兵十三萬,誓要蕩平梁山,方顯自家為君分憂,為民除害的忠心,,當然高俅有一句心裡話沒說出來,,更要為自家兄弟高廉報仇雪恨。

這般大事,卻不是玩兒的,西門慶火急帶領人馬回山,花榮道:“梁山不保,何以家為。”也攜了妻子,隨西門慶回梁山參加保衛戰。

回到梁山,西門慶廣佈探馬,傳遞訊息者不絕於道路,原來高俅、蔡京自得了宋徽宗徵民船的御令後,拉大旗做虎皮,橫徵暴斂,搜刮了民財無數,這才意猶未盡地住手,二人商量起徵梁山將領人選時,高俅道:“早年有隨老將种師道征討吐蕃的九員大將,如今都封了節度使,其眾的事蹟到處流傳,還編成了曲本,各處院子裡都唱,喚作甚麼《逞風流王煥百花亭》,,今rì徵梁山,必當用這九員能征慣戰的宿將,方得成功。”

這九員節度使是誰,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上黨太原節度使徐京、京兆弘農節度使王文德、潁州汝南節度使梅展、中山安平節度使張開、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隴西漢陽節度使李從吉、琅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這九人說起來都不是正統出身,皆在綠林叢中廝混,後來機緣巧合,受了招安應命征討吐蕃,立了無數汗馬功勞,這才做到許大官職,卻都是jīng銳勇猛,有真才實料的英雄好漢。

蔡京聽了,連連點頭,又道:“凡事都講究個十全十美,若只派九員大將去,似乎不大吉利,我這裡還有一人,加上他湊成十節度,亦無不可。”

高俅當然明白蔡京這是安插私人,準備陣前分功,但這關他屁事,所以欣然點頭道:“老太師抬飯盒上樹,,宴枝有禮(言之有理)。”

蔡京心道:“這個飯桶,不愧是浪蕩子弟出身,除了吃還知道些甚麼。”一邊鄙視著,一邊大筆一揮,補上了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的名字。

出征大將既定,蔡太師高太尉便發十道札付文書,令這十節度使得令後,速來東京城開封府取齊,十個節度使接到文書後不敢怠慢,星夜飛馬而來,絡繹都到了,樞密院安排在驛館中歇下,一時間驛館門裡門外蓬篳生輝,都是十個節度使的儀仗旌節。

宋朝的節度使不象唐朝中後期的節度使那樣,擁有不可一世的實權,自從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後,節度使就成了武官的高階虛銜,高階武官拜節度使,稱為建節,雖冠以若干州縣為節鎮,但所冠者從不駐節鎮(你想駐朝廷也不給你去),僅是恩數同執政,用以寄祿,俸祿高於宰相,並賜儀仗,稱為旌節。

此時東京驛館中,十副旌節並立,每一位節度使,都有門旗二,龍虎旗一,節一,麾槍二,豹尾二,凡八物,旗以紅繒為之九幅,上以塗金銅龍頭以揭旌,加木盤,盤三層,加紅絲為旄;節以金銅葉為之,光華奪目;麾槍亦施以木盤,迥然不同於其他普通儀仗之旗槍棨戟;豹尾卻不是真的豹子尾巴,而是以赤黃布畫豹紋以貴之,這八物皆以髹漆為槓,文臣用硃紅sè,武臣用黑sè,旗則綢以紅繒,節及麾槍則綢以碧油,故也稱為“碧油紅旆”。

本來這些儀仗受賜後,都要藏於各人公宇私室,皆別為堂,號“節堂”,每朔望之次rì祭之,號“衙rì”,但自從童貫、楊戩等太監也被封了節度使以後,這些閹人省得些甚麼,把這些儀仗擺開了亂用,官家知道了也不問,因此上行下效之後,地方上的各節度使也放肆起來,再不把朝廷的威儀當回事,這些儀仗就成了裝飾門面的擺設,如果不拿出來晃盪兩下,都沒臉見人了。

高俅見十個節度使都來了,心下大喜,便聚齊了眾人,開門見山地問道:“各位都是掌心裡長毛,,打仗的一把老手了,這一回出征,帶來了多少人馬。”

節度使們面面相覷,然後最德高望重的王煥起身回答道:“太尉大人,小將們這節度使是虛的,麾下沒有人馬,來到東京城,只唯太尉大人是命。”

高俅幫閒篾片出身,哪裡知道這個,換了別人,定然大感尷尬,但高太尉卻連臉皮都不紅一下,只是仰天打個哈哈,很輕鬆地開口道:“我要去打梁山了,你們都是我麾下的大將,你們要什麼樣的兵馬呢,我給你們弄去,開啟了梁山,那裡有金山銀海,大家發財。”

十個節度使有九個都是道上混出來的,聽了高俅這等大失上官威儀的話,不但不以為異,反而覺得親切,王煥便開口道:“要點甚麼兵,都聽太尉大人吩咐,我們九個人就只是一個‘打’字罷了。”

王煥口稱“九個人”,全沒把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計算在裡面。

這個蔡京添上來的荊忠屬於拿錢買出來的,正趕上今年他跟著往西夏打了兩仗,雖然連西夏人的影子都沒看見,但敘功的時候,還是蔡京、童貫做主,硬把他封成了節度使,滿朝文武,誰敢說個“不”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