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霸宋西門慶> 第七一章 風波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一章 風波興 (2 / 2)

再次廷議時,蕭奉先一聽五個老頭要吃裡爬外了,一蹽尥子蹦起來,馬上就破了世界男子跳高紀錄。戟指著五個老頭兒運了半天氣後,蕭奉先大叫道:“若不是看你們老,我便只是一打!但雖然不打,但要我遵從昏庸之命,卻是萬萬不能!”

耶律餘睹這時也站了出來:“燕雲是我大遼之地,世代相傳,豈容被人租了去?臣亦不欲眼見如此!”

上回退朝後,耶律餘睹也串聯了一批大臣,大家都以他為主心骨,一齊要反對燕雲租界化,大義所在,縱然要跟蕭奉先那奸臣聯手一回,卻也顧不得了。

頓時,朝堂上一片反對的聲浪。

天祚帝耶律延禧坐在上面,被吵得頭痛。打他心底,是贊同以燕云為租界,與中華聯邦結盟的,那時有中原為兄弟,有西夏為甥舅——遼國宗室女耶律南仙被封為成安公主嫁到了西夏——那時自己還怕什麼金國呢?

馬人望他們的奏章,正和自己的心意不謀而合,卻想不到反對的聲音這麼多!這下耶律延禧可頭疼了。沒辦法了,再次宣佈退朝,惹不起躲得起。

這時,程萬里卻來求見,說有錦囊妙計,可解大遼國主心頭憂難。

耶律延禧半信不信地問道:“計將安出?”

程萬里神秘一笑:“我家元首大人來時吩咐,若租界之議有甚波折,可開啟此錦囊一觀,其疑自解!”

說錦囊,道錦囊,原來還真有錦囊!耶律延禧大奇之下,開啟那個錦囊一看,裡面只有八個字——

右懷大名,左抱河東。

“這是何意?”耶律延禧成了摸不著頭腦的丈二昏君。

程萬里一笑:“我家元首大人願意於大名府之外,再增河東舊地為新租界!”

公元一零七四年三月,當時的遼國皇帝耶律洪基派大臣蕭禧出使宋朝,以宋朝違背澶淵之盟,私自在遼境內修造建築物為理由,悍然向宋朝提出了重新劃定遼宋間河東地界的要求。

遼與宋的河東地界,是後晉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時劃定的,大致是以應州(今山西應縣)、蔚州(今河北蔚縣)、朔州(今山西朔縣)一線為界。由於這一地區原來同屬於中原政權所有,因此,不同的州縣之間就存在著土地交叉的現象。

在遼、宋簽訂澶淵之盟之前,由於遼宋雙方處於敵對狀態,所以,雙方邊將及居民還能嚴格約束自己,極少有越界的行為。但是澶淵之盟一成,南北雙方和平相處,交流逐漸頻繁,就出現了邊民越界耕種和捕魚伐木等現象。對於邊民們的越界行為,宋朝一方約束較嚴,而遼朝一方則約束較寬,畢竟他們還要打草谷嘛!

到了後來,甚至出現了典賣土地的行為,宋遼雙方開始出現土地糾紛。遼興宗耶律宗真執政時期,宋邊將曾上奏朝廷,請求解決遼邊民入宋境搶地種的問題。當時的宋仁宗趙禎認為宋遼雙方和好多年,不宜因土地之爭,破壞雙方大東亞共榮的和平局面。因此,宋仁宗派人到遼國商議劃定地界,並把朔州一線原定的地界,讓給了遼國一部分。

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反而助長了遼邊民越界搶地種的風氣,隨後,遼邊民越界搶地種、捕魚、伐木的現象不斷髮生。遼道宗耶律洪基即位後,雙方也曾就河東地界問題,進行過協商,但最後都是不了了之。

怎麼可能徹底解決呢?解決了,遼國皇帝耶律洪基還怎麼拿河東地界做文章呢?

這時的宋朝,是宋神宗在位,他正在解決因王安石變法而引發的各種矛盾,又要與西夏交戰,明知遼方有意挑起事端,也不願意這個時候再與遼為敵,於是對蕭禧說:“三州地界問題,由雙方官員在邊境上議定,我們會嚴格管理我方邊將的,如果我方有違反澶淵之盟的行為,會立馬改正,如果沒有違反協議的行為,自然要維持現狀。”然後,派劉忱、呂大忠前往遼方解決地界問題。這正是:

誤國從來皆懦主,興邦何時起義民?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