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霸宋西門慶> 第七二章 明教弟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二章 明教弟子 (1 / 2)

闞悅,字樂天,三國吳名臣闞澤之後人。雖家貧,手不輟卷,文名動於四鄉,然屢試不第,則隱逸于山野,躬耕於畎畝,以鄉學課徒自娛。

其人所居之地,有闞家村、房家村,兩村世締姻緣,彼此親睦。後來兩村合蓋宗廟,西廟供闞家先祖闞澤,東廟供房氏祖先唐代賢相房琯。廟成後欲題廟門楹聯,闞悅自是當仁不讓。一時靈動之下,巨筆一揮,遂出一上聯:“東廟房公,西廟闞公,房闞二公,門戶相當,方敢並坐。”聯中將“房”、“闞”二姓,拆為“門”、“戶”、“方”、“敢”四字入對,可謂精巧。

闞悅雖然大才,但這一上聯實在太過於巧奪天工,他自己也擬不出下聯來了,只好擱筆,求助於江南文林。江南人才雖盛,但在這一絕對之前,群英束手,後來輾轉由南至北,亦無人能續,因此北宋文壇震驚,號為天下絕對,闞悅名士之譽,鷹揚天下。

西門慶以一幅輓聯成就文才之名,宇文虛中更是飽讀詩書的文進士,都在北宋文壇上掛著號兒,闞悅之名,他們聞之久矣,只恨雲山遠隔,不得相見,今日聽到拜山的人竟是闞悅,都是又驚又喜。

當下西門慶便吩咐:“亮全隊迎接!”宇文虛中便拉了西門慶肯求道:“迎接闞先生,可容小可附於驥尾?”

原本宇文虛中心裡還上下忐忑,如果西門慶要逼著自己在梁山入夥,那可怎麼辦?誰知道半道兒上殺出個闞悅來,宇文虛中慕名心切,不由自主便跟西門慶作了一路。這一番並肩迎接後,宇文虛中妥妥的就成了梁山的人了,想賴都賴不掉。

當下一眾好漢聲勢浩大地下山渡水,卻見朱貴酒店裡早奔出幾號人來,在水邊立定,行動間甚是恭謹。

西門慶不敢怠慢,船離得還遠,就在船頭上揖禮,岸上幾人皆以禮相還。大船紛紛靠岸,西門慶引人急忙上岸正式見禮:“闞悅闞先生光降水泊,誠為盛事,梁山西門慶迎接來遲,萬望先生恕罪!”

對面一布衣文士越眾而出,口稱不敢。西門慶看時,這闞悅雖衣不出眾,貌不驚人,卻是心有詩書氣自華,讓人小覷不得。當下趕緊使了個一石兩鳥:“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敝山讀書人仰慕久矣!這一位宇文虛中,藝文雙絕;這一位聖手書生蕭讓,章句出眾——今日難得南北英才相聚,大家可要多親近親近!”

只是一句話,西門慶就不動聲色地把宇文虛中拉進梁山的造反隊伍裡了。偏偏宇文虛中見賢思齊,顧不上跟西門慶挑理,只是闊步上前,道一句《詩經》故事,來做迎接的頌詞;聖手書生蕭讓也不甘示弱,接踵而至,以一句《尚書》的典章,道達迎接的誠意。闞悅聽宇文虛中和蕭讓都是言出儒雅,不由得精神一振,當下以雅韻相還,三言兩語間,書生們便拉掛得極為投機。

闞悅見宇文虛中和蕭讓都是學問精深之輩,不由得心下暗服:“梁山真藏龍臥虎之地也!破宋軍,斬高俅,足證其武勇之鋒;卻又有這等如此瓊林玉士,文采之盛又何如?”

當闞悅和宇文虛中、蕭讓言語酬答之時,西門慶的目光亦落在了闞悅身後的兩個人身上,皆因英雄自有虎氣,那二人只是往那裡一站,便顯卓然不群。

於是西門慶上前一步,抱拳問道:“不敢請教兩位好漢法號高名?”

之所以不說“尊姓大名”而說“法號高名”,是因為那兩人中有一個是和尚,生得粗眉大眼,面相豪邁,手邊一條黑漆漆的渾鐵禪杖,少說也有五六十斤;另一個俗家人身高膀闊,腰細腿長,靜靜地矯立在那裡,風動衣動,這漢子卻如磐石般不動。

見西門慶親自上前問訊,那二人皆不敢怠慢,並肩上前。和尚先合什道:“小僧歙州鄧元覺,見過三奇公子!”

西門慶還未反應過來,早有魯智深跳出來,大叫道:“啊哈!鄧元覺?莫不是江南那個有名的莽和尚,號稱寶光如來鄧元覺的?”

鄧元覺見了魯智深,亦是眼前一亮:“你這和尚好眼力,聽說過咱家的名頭!我聞梁山有個花和尚魯智深,慣使一條鐵禪杖,恁地了得——莫非就是你麼?”

魯智深大喜笑道:“正是灑家!久聞你鄧和尚威名,今日相見,必要領教!”

鄧元覺亦咧開大嘴笑道:“老子也是一般!來梁山不會會花和尚,簡直就是白來一趟!”

兩個和尚拉了手,哈哈大笑,等笑聲一停,兩個人的腳都已經深深地踩進地裡去了。這一番暗較內力,卻是勢均力敵,難分高下。

二僧分開手,心下都驚歎對方手段,不約而同地合什行禮道:“阿彌陀佛,佩服佩服!”

一禮之後,兩人重新拉了手,哈哈大笑,意甚豪邁。

此時的西門慶面色雖然不變,心頭卻已劇震,也不去管魯智深和鄧元覺,只是向著另一個漢子問道:“閣下是……”

那大漢彎腰拱手,禮敬道:“三奇公子英名,威震江南,小可福州石寶,聞公子之名久矣!今日一見,幸何如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