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平一百人馬周圍的壕溝裡,突然間鑽上千百頂頭盔來,強弓硬弩,絞得弦“嘎嘎”直響,無數森寒的箭頭,對準了這些中伏的獵物,只消西門慶一聲令下,箭若飛蝗傾瀉而來,這些人一個也活不了。
董平人馬頓時一陣大亂,一百騎你推我擠,亂作一團,就算是董平想要困獸猶鬥地衝一衝,此時也施展不開手腳。
人喧馬嘶中,董平大喝道:“西門慶,你只會擺設這等陰謀詭計,算甚麼英雄好漢?有本事的,上前來與我大戰三百回合!”
西門慶大笑道:“董平,豈不知將在智而不在勇,兵貴精而不貴多?你還不服?”
董平亢聲道:“不服不服!一百個不服!”
看著四周弓箭手陣若連山,董平知道今日必然無幸。但大丈夫死則死耳,豈能失了英雄好漢的志氣?索性鐵嘴鋼牙,死硬到底。
卻聽大笑聲中,西門慶將手中紅旗一招,董平人馬頓時身上寒毛一豎,但想像中的箭如雨發並沒有到來,反而是後方弓箭手左右一分,讓出一條細路。
西門慶道:“既然不服,今日且放你回去。回去後,務要勤讀孫吳,苦學韜略,日後陣前休要象此刻一樣,百無一能,只好犟嘴!”
董平面紅耳赤,大叫道:“西門慶!你要殺便殺,何故相戲?!”
西門慶卻再不理他,撥馬而走,卻有小溫侯呂方冷笑道:“我家大哥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既然說今日放你一條生路,你還想怎的?三奇公子的話,還有信不過的嗎?”
董平聽了默然。這時他麾下的騎兵已經有人按捺不住,戰戰兢兢地牽著馬往梁山讓開的生路上蹭了過去,果然無人阻攔。
“都監大人,咱們也退出這險地吧!”在身邊之人的勸說下,董平半推半就地離了弓箭的包圍圈。一百人無不長出一口氣,今日真真是兩世為人啊!
董平遊目四顧,身邊士兵的銳氣,都已折盡,只好苦笑一聲:“回去!”
一百人巴不得這一聲兒,當下簇擁了董平,灰溜溜地往東平府城下來,這時梁山人馬早左右退去了,董平一路暢通無阻回到了東平城下。
張清接著,笑道:“董平哥哥果然是虎士無雙,這一場衝陣,就讓梁山人馬退後三十里。當年甘寧甘興霸百騎劫曹營,得勝歸來,不折一人一騎,但那也不過是黑夜裡趁虛而入;哥哥今天卻是白天衝陣,推鋒及刃之下,竟也是全軍而退,豪情勝古人多矣!”
董平便漲紅了臉,吭哧吭哧說不出話來。最後只能苦笑道:“兄弟,你莫要寒磣我了吧!”說著將今日西門慶手下超生之事重述了一遍。
張清聽了,詫異道:“竟然如此?久聞這三奇公子西門慶尊賢敬士,原來卻是個真的!哥哥風流雙槍將之名響徹山東河北,西門慶必然是敬重哥哥威名,英雄惜英雄,方有今日之舉!”
得了張清這番開解,董平面色這才好看了些。張清又道:“這西門慶雖然失身於賊,但行事之間,卻頗有名士風度。也罷!日後咱們擒住其人,也放他一條生路便是!大丈夫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從此兩不相欠,陣上再決生死,有何不可?在此之前,小弟且先往梁山營前哨探一遭兒,戲耍他幾個賊寇,與哥哥出氣!”
董平這時也順過了氣,他知道張清本事,也不阻攔,只是叮囑道:“兄弟此去小心,那三奇公子西門慶絕非等閒之輩!”
張青點頭,心中卻道:“那三奇公子雖然不是等閒之輩,又能奈我何?”收拾妥當後,龔旺丁得孫左右擁護,引十數騎來到梁山營前叫陣:“東昌沒羽箭張清在此!是好漢子的,出來幾個見陣!”
西門慶聽到是沒羽箭張清來了,吩咐緊閉營盤,諸將不許臨陣。張清叫嚷了半天,卻只聽得營門裡望樓上有人高聲回道:“梁山縱橫山東,所向無敵。是不是好漢子,用不著東昌沒羽箭定論。今日將軍且回,待東平董都監讀足了兵書,習夠了戰策,再來與我梁山見陣!”
張清聽著,心有不甘,縱馬向前,大叫道:“梁山的人聽著,再不出來交鋒,我可要罵你們八輩祖宗了!”
梁山營門照舊不開,卻有“嗖嗖”兩箭,直射了出來,只可惜弓箭力弱,射不到百步,就遠遠地落在張清眼前。
張清哈哈大笑,指著梁山望樓上人影大叫道:“雕蟲小技,班門弄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