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京城發現赤蛇的標記後,赤蛇在大齊境內的活動似乎就進入兩人活躍期,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不過只是個開始罷了。
果然,之後的五天內,各州道府有關赤蛇的情況都報了上來,有的地方是發現了標記,有的地方則是直接死了人。
洛清桐看著各地報上來的文書,將所有的情況匯總起來看了一遍又一遍,霍璇看著她的眉頭皺起來就沒鬆開過,她忽然意識到,哪怕如何的殺人如麻,面對一籌莫展的局面時,任何人的焦慮,都是一樣的。
洛清桐不知道拿手上這一堆資料應該怎麼辦,如果報上去,那就是肉眼可見的龍顏大怒,少不得會有一場官場震盪,近衛營還算是輕的,畢竟無論如何都在這裡了,事情就算再糟糕,出的問題再多,責罰的再嚴重都不是不可承受的,可對於那些文官而言,就會變成什麼樣的結局呢?
那就不知道了。
似乎連老天都不願意她如此為難,第二日早朝的時候,就有人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
誰呢?
太子。
送到近衛營元華處的,除了近衛營的密報之外,還有一部分,是同時送到閣部的批文,太子有權力閱看,更別說還有個丞相。
太子大約是覺得事情太過眼中,便在早朝的時候提出了這個問題。
赤蛇之事,該當如何解決?
因此事原本即使近衛營再查,可是過去了這一段時間之後不僅沒有結果,而且有更加蔓延之勢,太子與丞相便有了說辭:
“近衛營食君之祿,卻連最為本職之事都無法儘速完成,請問,朝廷每年給近衛營那麼多銀子,都是去養豬了不成?”
洛清桐早就猜到他們會因此事橫生枝節,卻沒想到太子會如此沉不住氣,搖了搖頭。
這個太子,到底對元華和近衛營的意見是有多大,才會在朝堂之上公然指責?
自然了,近衛營在大朝會小朝會的時候被詰難也不是一次兩次,只是如今事關於赤蛇,情況很是特殊,近衛營在沒有辦法把這樣的組織一舉打掉之前,所採取的方式只能是被動的跟蹤監控,最好的方式也不過就是依據情報快他們一步,除此之外,沒有什麼能做的。
在如今的局面下,根本就不可能掌握對手的行蹤,這也是就是為什麼針對赤蛇的行動一直陷入被動的原因。
如今的局面下,也不用再說什麼容易不容易了,事情確實是很久都沒有結果,因此,無論太子和丞相說什麼,作為近衛營的最高指揮官,她都必須得受著,可說近衛營都是豬,那就真的沒辦法忍了。
近衛營的成員當中,有多少見不得光?
九成九。
有多少人提心吊膽?
九成九
有多少人滿身傷痕?
還是九成九。
縱然冷酷無情殺人如麻,可首先他們都是人。
近衛營的成員忍受的壓力與指責,超過大齊境內所有兵種,然而,他們也是離朝堂最近的一群人。
因為太子,因為丞相,.他們每隔幾天就會被拉出來,變成雙方嘴仗的籌碼。
其實元華有的時候甚至都懶得去折騰這種事情,對她來說,把時間花在了跟這幾個人打嘴仗耍嘴皮子,上實在是沒什麼意義,可最近,隨著太子對近衛營的看法越來越大,意見越來越大,雙方之間的矛盾與摩擦隨時隨地都會上演。
對方是儲君啊!
如今逞一時之快,將來,這麼多人會死得更慘。
這也就是為什麼,對於太子,元華幾乎都是寬容忍耐到了極點,根本就是投鼠忌器。
“近衛營之所以追查此事時間過長,是臣決策不力,與其餘人等無關,至於太子殿下提到每年的音量,臣與近衛營上下從未敢挪用,所有的賬目嗯往來,均可驗看,請陛下明察!”
元華一貫都是喜歡大包大攬,至少在朝堂上是的。
她已經承受過家破人亡的滋味了,她不想其他人也跟她一樣,最後落得的家破人亡的結局。
皇帝自然知道太子提起赤蛇之事,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可是,在大朝會,又不能將此事說破以免群臣異議,便道:“近衛營的賬目,可以日後再查,現在最為緊要的就是有關赤蛇之事,如此化外之人,在我國中流竄,終是一患。
朕看到了送上來的密報,赤蛇在我國中接連出沒,攪擾地方,既然此事是近衛營主管,就由近衛營繼續管下去,朕就命近衛營大統領元華出京,前往專查此事。”
洛清桐沒想到皇帝這麼快就下了決心把她派出去,有些意外,不過想想可以暫時避開丞相和太子,也不失為是一件好事。
下朝之後,皇帝又單獨召見了元華,我不過與上回不同,太子不在。
“是不是覺得奇怪,赤蛇鬧了這麼久,你也出去調查了很多次,但朕公開的下明旨,還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