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裡,郭康每天都在忙碌。除了原本的事情,還得時不時離開軍營,幫王大喇嘛處理會議準備的各種事項。
因為過於忙碌,連脫歡都看不下去了,於是,專門把郭康拖出來,說要讓他陪自己和朱文奎玩一會兒,下幾盤棋,叫他休息一下。
脫歡的駐地,原本設在城裡的“貓宮”。但郭康每次去那邊,都會莫名其妙地和各種貓發生衝突。
脫歡覺得這樣很礙事,就想把那裡的貓都趕走。但附近的埃及人全都跑來抗議,把事情鬧得頗大。郭康也覺得還是算了,於是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正好,朱文奎帶著人在城裡,整理出一塊土地,準備作為將來的收容設施和臨時營地。脫歡就搬到了那裡,也方便大家隨時聯絡。
郭康趕到的時候,朱文奎正在和脫歡下羅馬象棋。王大喇嘛等人也在旁邊觀戰。
羅馬象棋,是紫帳汗國建立之後,隨之興起的一種遊戲。到底是誰發明的,目前已經無法精確考證,只知道應該是早年軍中的文官書吏們改進而來,隨後從軍團中傳播出去的。
棋盤分為兩部分,一邊是紅色的凱撒方,一邊是黑色的元老院方。兩邊棋盤的中央,分別是作為統帥的“總督”和“執政”兩顆棋子。然後從內到外,依次是“禁衛”、“財務官”、“騎士”和“戰車”,雙方各有兩顆,對稱地放在兩側。
前方,兩邊各有五顆軍團兵棋子。在這條陣線後方,佈置著紅方的兩顆“野驢”和黑方的兩顆“弩炮”。而在兩邊棋盤的正中間,則是作為分界的“盧比孔河”。
羅馬象棋的規則,相對也比較簡單,只要記住幾種棋子的固定走法和設定就可以了。比如眾所周知,凱撒跨越盧比孔河之後,就表示已經沒有退路了。這個故事就被作為規則的一部分,也就是口訣所說的“軍團兵過河不回頭”。
所以,對於羅馬人來說,這些規則也很好記憶,進一步降低了門檻,提高了娛樂性。到現在,連羅馬國外,都有不少人開始玩這些遊戲了。
郭康進門之後,脫歡抬頭看到他,便抱怨道:“你來的也太晚了,本來小朱想先和你下一盤呢。”
“教會的人突然來找,問我基輔那邊的信件要不要回復。”郭康撓撓頭,說:“我想了半天,覺得還是再等等。”
“怎麼回事?跑那麼遠來問你?”脫歡詫異道。
“前段時間,王師父就給我說過,基輔教會那邊,這個月也開始收到不少請願。”郭康說:“當地有些人不喜歡我們的行動,希望我們能及時停下來,不要再繼續單方面進行土地開發,而是應該按照當地習俗,邀請當地有聲望的人,組成一個議會,商討這些地塊的歸屬和用途。否則,我們就得面對武力抵抗了。”
“他們一開始是向當地有司情願,有司官吏不理他們,這些人就找到教會投訴去了。教會和行省官吏,便聯名把公文送了過來。”
“誰這麼大膽子?”朱文奎第一反應就是要拍桌子:“他活膩歪了,要武力對抗我們?”
“斯拉夫人的話,不要當回事。”郭康倒是很有經驗:“他嚇唬你,也有可能是不敢和你打,所以準備大肆吹噓自己一番,從你這邊要點好處。反過來,他表示要與你合作,也未必可信,很可能是準備襲擊你的。這幫人的外交語言,就沒有什麼意義,聽個樂子得了。”
“但他們圖什麼啊?”朱文奎還是不理解:“歐洲那邊,我能理解。我們把領主的田給分了,他們肯定不高興,但斯拉夫人這是什麼情況?按我們的計劃,第一批著手的目標,都是些荒郊野嶺,根本就沒人要的地方;我們招收的人,也不是直接從他們領地上跑出來的逃奴,去那種地方開拓,他們怎麼也要管啊。”
“這你就想的太淺了。”脫歡搖搖頭:“之前開會的時候,我們就統一過意見。不管在哪開拓,要做的事情,都是遵循孔夫子的教導。要先讓當地人富裕起來,然後加以教化,再之後才能讓他們加入正規軍,和我們一起討伐蠻夷,把王化推行到更遠的地方。這個過程中,是肯定要得罪人的。”
“表面上看,我們並沒有像埃及這裡一樣,剝奪一些人的財產和土地。但是,地位的高低,人的貧富,都是對比出來的。我們讓泥腿子也有了地,過上了安穩日子,那原本的老爺,所擁有的財富地位,就相對下降了啊。”
“其實這些地方小貴族,才最希望大家都過窮日子呢,要不然他從哪獲得優越感啊。”脫歡擺弄著手裡的棋子,搖頭說道:“他們單純就是看不得人家過得好,不想再有新一批富起來的人了。他們給教會說的那些亂七八糟的話,也都是藉口而已,不用管的。”
“那我們怎麼給教會的人說?”郭康問:“我剛寫好草稿,準備讓他們還是按照原計劃來,不用理會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