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第七十三章 燈塔與水利孰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三章 燈塔與水利孰大 (1 / 2)

離開耶路撒冷之後,郭康等人又回到海邊的雅法港,從這裡繼續南下,前往埃及。

雅法港設施齊全,規模也足夠。十字軍時期,這裡就是歐洲軍隊獲得補給的最重要來源,如今依然有威尼斯和熱那亞商人設立的大型商棧,可以買到不少東西。

因為地理位置重要,這裡一直到後世都很出名,不過最常用的不是雅法這個名字了。那時候,雅法城的猶太人覺得房租太貴,於是搬到了臨近的地方居住,建立了特拉維夫定居點,後者發展起來,又吞併了雅法。

當然了,猶太人可能還沒搞清楚,這個價格到底是怎麼長起來的。很快,特拉維夫也成了世界生活成本最高的地方了……

補給完成之後,眾人繼續南下,來到了埃及邊界處的加沙港。

這裡是進入埃及之前,最後一個重要港口了。雖然靠近海岸,但城市本身,處於一個自然形成的臺地之上,因此也有一些防禦能力。

當年亞歷山大攻打埃及的路上,經過這裡。那時大流士已經大敗逃走,沿途的波斯貴族紛紛投降,只有一個宦官,從荒野上的阿拉伯部落裡,召集了一批僱傭兵,進城駐守。

馬其頓人本來以為這邊不會有什麼抵抗,但宦官拒絕了亞歷山大的招降,還藉助地形,擋住了馬其頓軍隊的進攻。亞歷山大這才重視起來,命令工兵堆土山,架設投石器攻城。但城裡的阿拉伯傭兵出城反擊,破壞了攻城器械,亞歷山大本人都在交戰中受傷。

此後,馬其頓人嘗試了地道、投石等多種辦法,破壞了大段城牆,但都沒能攻入。最後還是在城外堆起了環繞一圈的土山,把臺地蓋了過去,然後蟻附圍攻。這種笨辦法反而是最好用的,城裡人抵擋不住這種消耗,能作戰的人幾乎全都戰死了,最終敗下陣來。

亞歷山大依然想要招降這個宦官,但對方還是拒絕接受,心情複雜的亞歷山大,於是模仿阿喀琉斯對待赫克托爾的方式,把此人處死。

這一戰,也是埃及方向的最後一場大戰了。加沙陷落之後,整個埃及都向亞歷山大投降,沒有再發生抵抗。

不過,這也是將近兩千年之前的事情了。對這座城市來說,這種堅決抵抗的情況,其實才是特例。雖然地處兩個政治板塊的交界,時常被各方勢力佔過來,割過去,但此後的絕大部分時間裡,這地方都沒有發生過大戰。在中世紀,加沙港還是很富饒的。海陸商路都從這裡經過,紅海上運來的東方商品,有一部分就在此分裝,然後運往塞普勒斯、小亞,乃至歐洲各地。同樣,埃及和敘利亞的產品,也在這裡經過,向南送往阿拉伯半島,或者向北送往歐洲。

哪怕以十字軍的治理能力,這地方都非常繁榮。郭康他們用來參考的海上航線記錄,最早就是派駐這裡的加沙主教整理的。之後,因為十字軍和埃及的實力對比變化,加沙也多次易手,被大家在條約裡來回割讓,作為打打停停時的和談籌碼。

而對這些城頭變幻大王旗的事情,加沙人也早就習慣了,沒有什麼抗拒——說白了,他們的底色,其實是一群商人,而不是戰士。只要能做生意,跟著誰不是做呢。

十字軍國家滅亡之後,馬穆魯克王朝統治了加沙。馬穆魯克們的治理能力同樣一言難盡,但因為十字軍、土庫曼軍閥、還有蒙古人,對北方各個城市和港口的反覆洗劫和破壞,身處最南方的加沙,反而更加繁榮起來了。

富裕起來的市民,修建了眾多賽馬場、學校和醫院等設施,讓這裡儼然成了當地名城。馬穆魯克王朝陷入內亂後,商業受到影響,城市的收入也開始萎縮。但人家底子畢竟還在,所以就算這二三十年日子不好過,也遠比周圍好多了。相比起來,耶路撒冷都只是個破鎮子……

大軍來這裡之前,哈菲茲已經派出使者,通知城裡的人。這裡駐守著一個馬穆魯克軍官,下屬的只有五六個馬穆魯克隨從,三百來個士兵。

哈菲茲和謝赫都曾經給他們下發命令,要求服從自己的調遣。但駐防馬穆魯克每次都表示,這邊人手其實嚴重不足。就這麼點人,又得盯著港口,又得防禦城市,根本忙不過來。不主動請求援兵,就已經是體諒上級的難處了,哪還有人給他們調啊。

埃及和敘利亞內部,也都不安穩,兩邊確實都沒精力來管他們。城裡也有錢,乾脆兩頭納貢,讓他們別來這鬧事。所以這幾年,就一直這麼耗著。對於誰來當新的蘇丹,哪個國家來統治這裡,他們也沒有什麼興趣。

此外,城裡其實還有市民自己組織的民兵衛隊。由於城市比較大,人數倒是不少,說是能湊出上千人,裝備也很齊全。然而,當地老鄉的戰鬥力一向魚腩,按前來運糧的喬安娜的說法,怕是都不如她老家的城市民兵。

城裡的馬穆魯克隊長也表示,這些武裝力量,主要也就是幫忙負責下城防,連出城剿匪,都不能指望。

這些年,因為戰亂不止,盜匪也“卷”了起來。之前,從埃及那邊,就跑來一支貝都因人部落,在城市周圍劫掠。這些人作為輔助軍,參加過埃及那邊的幾次馬穆魯克內戰,頗有些實戰經驗。加沙人當時還不知道,見對方人不多,就傾巢而出,想要剿滅這幫匪徒,結果交戰沒多久,就被人擊潰了。民兵們爭先恐後往回跑,還好馬穆魯克們反應快,及時去接應,才沒讓貝都因人跟著衝進來。

這之後,城裡人乾脆連出城巡邏都不敢了。據隊長說,他手下計程車兵數量,比正常情況要多不少,也是這個原因。戰敗之後,商會嚇破了膽,緊急掏錢,從北方招募了一些庫爾德傭兵補充城防。就這樣,才穩定住形勢。

所以,他也不建議徵調這些民兵從事任何軍事行動,甚至連後勤這些都最好別參加。因為這些人完全不想離開老家打仗,而且他們那個戰鬥力連馬匪都不如,也只夠壞事的。脫歡等人覺得有道理,趕緊放棄了徵召他們幫忙運糧的計劃。

不過,城裡的商會,還是對羅馬軍隊表示了歡迎。會長親自帶領車隊,運送了一批軍糧,出城迎接。

他們告訴脫歡,自從國內陷入混亂,各地的埃米爾都不再服從開羅的政令,基本上過一座城,就得重新打點一次,讓商人揹負了很多額外的負擔。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