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第六十九章 希臘人也幹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九章 希臘人也幹了 (1 / 2)

離開了莫名其妙的猶太區之後,眾人就繼續參觀其他區域。

城裡目前最宏大的建築群,在東南角的聖殿山。那裡專門圍了一圈高牆,牆內就是被稱為“尊貴禁地”的宗教聖地。

納西爾長老介紹說,城裡最著名的天方教建築,都在這一圈圍牆裡了。牆裡有兩座大禮拜寺,一座被稱為“阿克薩”,是“極遠”的意思。

傳說遠古時候的先知易卜拉欣,就在這裡修建了寺院,到先知蘇萊曼大王的時候,將其續建完成。後來聖地毀於戰火,荒廢許久,到倭馬亞王朝統治耶路撒冷的時候,在這裡重新建成了一座禮拜寺,因此被稱為“遠寺”。

這個古老的聖地,地位十分崇高。信徒們朝拜的方向,一度都是這裡,而不是麥加。後來的統治者,也進行了多次擴建和修復,還在原本的平頂寺院基礎上,加裝了個羅馬大圓頂。即使這些年飽經混亂,缺乏維護,也依然宏偉高大。再加上留守的人還在盡力清潔打掃,所以狀態倒還不錯。比那個新建的猶太聖堂,看起來都整潔莊重一些。

遠寺的對面,是岩石穹頂禮拜寺。那裡儲存著一塊巨石,據說是當年先知穆聖登霄之處。這兩座大寺外,還有一些其他寺院和附屬設施,共同組成了這個規模龐大的建築群。

早年的時候,這裡還是個禁地,管理也比較嚴格。不過後來阿拉伯帝國瓦解,耶路撒冷這種四戰之地,更是得自謀生路。為了發展旅遊業,只要交了門票錢,城裡這些著名建築,都可以去參觀遊覽。這樣,才勉強維持城市的運轉。

好不容易來一趟,這種重要場所,自然也是要看看的。脫歡就把下屬的郭康等人,以及賓客們,都集合起來,來到圍牆外。

納西爾長老又特意介紹說,這座圍牆西邊這一截,也是個單獨的景點。這裡據說是猶太人聖殿的遺址所在地,所以至今都有人來這裡憑弔紀念。

“他們的遺址,為什麼會是你們的牆啊?”脫歡奇怪地問。

“有人認為,這裡之前就是第二聖殿的牆。”納西爾長老回答:“不過我也是聽別人說起的,沒仔細研究過。這個問題,羅馬人應該更清楚吧?”

然而,在場的羅馬人似乎都不怎麼了解這件事的樣子。脫歡更是直接坦言道:“那聖殿也不是我們修的。我就記得當年有個取締猶太王國的事情了。”

“就是那個取締的事情。”安德烈亞斯神父說:“當時這個地方,是希律王修的猶太聖殿,後來被羅馬拆了,有人說就剩下這一堵牆還殘存著。所以猶太人就覺得,這是僅剩的遺址,把這裡當成聖地了。”

“古典時代制度粗陋,確實會造成這樣的後果。”脫歡點點頭,感慨道:“軍團做事也是毛手毛腳的,這麼大個牆,都能給漏下來。那我們既然來都來了,不如就把事情做完,把這邊給拆了。大家覺得怎麼樣啊?”

“這,這,這現在是我們廟的圍牆啊。”納西爾長老連忙說道:“要是給拆了,就直接豁了一邊了……”

“這牆的上半部分,很新,就是馬穆魯克佔領耶路撒冷的時候才修的。下面這一截,是倭馬亞王朝擴建遠寺的時候,順帶建起來的。基礎這一部分,確實更古老,但也沒人能確定,希律王那時候的牆到底是不是真的存留了下來,或者到底是不是在這裡,只知道估摸著就在這一片。這說法,終究只是個傳說而已。”

“哎,就算拆了,猶太人也就是換個地方哭。那幫人神神叨叨的,哭了幾年,估計就又有新故事、也成了聖地了。”安德烈亞斯神父也說道:“他們還特別喜歡跑人家家裡哭,我們總不能給人家家也拆了……”

“這樣啊。”脫歡點了點頭:“不過既然只能確定在這一片,為什麼不多找幾個地方?而且要尋找遺蹟,聖地裡頭應該也有不少吧,為什麼猶太人就只在這邊哭?”

“進去要花錢買票。”安德烈亞斯神父簡潔地回答道。

“哦……”脫歡大概理解了。

“其實,按我們的考證,那個第二聖殿的說法,都不是很確切。”安德烈亞斯神父繼續解釋道:“就算真的是希律王留下的遺蹟,也未必就和他們說的一樣。”

“這是怎麼說?”王大喇嘛都好奇起來。

“古時候,猶太王國被迦勒底王國消滅,猶太人都被抓去了巴比倫,先知蘇萊曼修築的第一聖殿也被毀了。後來波斯人又消滅迦勒底,把他們放了回來,所以,在波斯人的支援下,他們又在原址重建了一座聖殿,就是這個第二聖殿。”安德烈亞斯神父接道:

“不過這個工程持續了很久。主前五百多年的時候,就在波斯王居魯士的贊助下,開始興建了。但後來居魯士戰敗陣亡,工程就停了下來。雖然之後也有人不斷催促,但一直斷斷續續的,也不好說什麼時候算最後建成。”

“為什麼還必須要波斯人持續贊助啊?”不瞭解這些故事的朱文奎,發現了一個問題,好奇地問道:“不給錢就修不起,就爛尾了?”

“啊?您指望猶太人自己掏錢?”安德烈亞斯神父驚訝地回答。

“呃……”

“他們畢竟是波斯人派來的麼,找僱主要錢也正常。”旁邊,一個腫了半張臉的天方教長老,憤憤地說道:“我每次聽人講這個故事,都覺得這肯定是波斯人的陰謀。只有奸詐的猶太人,才能理解狡猾的波斯人制定的計劃。不過作為報酬,波斯人肯定要給錢,否則猶太人那個性子,憑什麼服從啊。”

“確實有這種懷疑。”安德烈亞斯神父也贊同地點點頭:“按各種故事裡的描述,猶太人到了巴比倫之後,也沒有他們說的那麼慘。那個時候的東方各國,都不怎麼排斥外來精英。所以一些有文化的祭司,還是進入了迦勒底王國政府,連尼布甲尼撒的顧問裡,都有猶太人。”

“但是後來,迦勒底國王和城裡祭司階層的關係越來越僵。美索不達米亞那邊,城市的權力很大,經常和國王對抗;而祭司掌握了至關重要的權力,藉助一眾偽神統治城市,是裡面的關鍵角色。國王想要加強權力,因此故意冷落舊神,迎接新神——甚至嘗試過接納猶太人的神,只不過似乎沒有成功。”

“後來,末代國王那波尼德,甚至被迫離開了首都巴比倫,去阿拉伯地區,引入當地流行的月神,作為抗衡。居魯士抓住敵人的內部矛盾,率軍南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