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章 招攬親兵 (1 / 2)

新年前,郭康一家離開了大都,前往多瑙河南岸的鄉村。

按理說,現在是非常時期,大都城裡還有一大堆事情需要處理。郭氏父子,乃至郭破奴,都有一大堆事情要做。但同樣是因為情況特殊,所以這次又必須去去一趟。

郭康要隨軍出征的事情,雖然還沒有公佈,但目前已經板上釘釘了,只是在等待正式公佈而已。但直到現在,他依然沒有自己的正式隊伍。

和其他家族一樣,郭氏也招募了一群軍功家庭的年輕人充當家丁,和家主子弟一同生活、訓練。郭康身邊那幾個隨從,也都是這麼來的。

比如步磊的父親,就是個戰團長,現在在北方邊境率眾屯墾;楊文憲的父親是吏部的文職官員,他的爺爺當年是郭砥手下的百戶,現在還是他們老家的村長;陳曉的父親當年是買買提尼庫斯手下的干將,後來又調到大都當教頭,現在正是戰帥的下屬。這些人,本來就從小在軍事氛圍中受薰陶,家裡又有功勞,因此才能從眾多人選裡被郭氏挑中。

當然,反過來說,人家這樣做,也是有期待的。畢竟跟著郭氏,肯定能更方便地接觸軍事方面的知識與經驗,也更容易獲得軍功。積累一些之後,憑著這些資歷和人脈,就可以獨當一面去了。

然而,跟著郭康的這些人,到現在還沒正式打過仗。雖然也跟著練武、看兵書,但目前參與的最大的交戰,還是跟著狄奧多拉去救人。

平日裡,郭康也不怎麼和他們談兵,反而天天帶著這幫人,在娘娘廟和城外的聖光之願修道院來回跑。而眾人作為隨從,有事沒事,就得給郭康幫忙。

他們都是受過不錯教育的人,所以,郭康也充分利用起這個優勢,一到忙的時候,就天天拉著他們整理資料,寫寫算算的。還專門花時間,教他們各種計算的方法。時間一長,軍事技能學了多少不知道,數學水平倒是都提高了很多……

這種情況也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這次,郭康就準備參軍出發了。當然,在出兵之前,除了身邊這些人,肯定還要按照慣例,給他補充更多的衛士、隨從。

和其他人不同,在這之前,郭康已經自己拉了一批士兵了,現在正在讓郭破奴幫忙訓練著,搞得還有聲有色的。但是,目前的時間,顯然是遠遠不夠不夠的。這個問題,也沒法拿士氣和熱情來彌補。

如果春天就出發,估計就算加緊練習,也只能訓練幾個最基本的科目。在境內巡邏、拉練,維護下營地的治安,倒是夠用了。真要去打仗,估計也就比人家的炮灰兵好一點。

而且,這件事還不止是軍事的問題。郭康出征這件事,同樣是個政治訊號。

按習慣,家族應該給他配上一個能力和級別足夠的隨從團,實際戰鬥的時候,家族安排的有經驗軍官,才是真正指揮作戰的人。當然,隨從裡也會有不少的年輕人,主要是各種次一級的軍事勳貴和其他官吏、豪傑的子弟。這些人有時也會帶一些自己的隨從,形成一個規模頗大的團體。

這些年輕人中,有些人還沒有作戰經驗,有些雖然已經上過戰場,但只經歷過一些小打小鬧。為了更快地學習真正的戰爭,他們和名義上的指揮官郭康,其實都是跟著見習的。

同理,這支軍隊的中堅,真正負責作戰的,也不是他們這些新人,而是那些老兵衛隊。實際上,能招聘到的老兵數量,同樣是家族實力的體現。這些士兵也是“軍事資源”的一部分,因為優秀計程車兵和基層軍官,同樣能極大降低獲取軍功和學習指揮的難度。沒有這些條件,其他人就不見得願意來了。

所以,這些隨從的情況,也是郭氏家族地位、影響力,以及他們對郭康此人重視程度的表現。要是連郭氏家主的繼承人,都沒有足夠份量和數量的人跟著,那就只有兩個結果:要麼說明,這個家族已經喪失了足夠的吸引力,大家跟著他們,也得不到大戰的機會和軍功了;要麼,就說明郭氏家族根本不看重這個孩子。

無論哪個情況,都會導致嚴重的問題。

如果是前者,那就說明郭氏家族的政治影響力出現了巨大的問題。現在各個柱國家族,並不是像歐洲貴族那樣,依靠封地和私兵,而是靠自己掌握的人才培養體系,以及遍佈羅馬的舊部維持地位的。郭氏是開國重臣,連續三代都在朝中擔任最高階別的職務,他家要是出了問題,就不止家族衰落這麼簡單,大批有關的人都會感到自危,整個國家的局勢都會出現動盪。

而如果是後者,同樣是如此。要是郭康真的就帶著一幫斯拉夫人,就上戰場了,大家第一反應,不會是國家的政策放寬或者戰略方向轉移,也不會是覺得他練兵能力有多強,而是會首先懷疑,郭家是不是出現了嚴重的內訌。

不管是其他分支對他們這一支不滿,還是郭康身為養子不受信任,亦或是郭破奴跟著希臘女人不學好,搞了什麼陰謀……都會影響家族的聲望,讓人們懷疑家族內部的秩序是否還能維持。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對於這種處於權力核心的人群,繼承的問題一旦安排不好,肯定要出大事。

郭康自己,也是比較不爭氣的。當年,郭氏的實際主導者,是他叔祖,但到他父親指揮了兩次戰鬥之後,家中的所有長輩,幾乎都毫不猶豫地支援他來主導家族事務,郭砥自己的兒子們,也沒有試圖和大哥搶位子。

但相比而言,在大都的變亂之前,郭康就沒有什麼存在感。要不是他爹過於能打,而且他那幾個堂弟也都是滿腦子肌肉的人,估計大家都得把他無視了。哪怕在這之後,聽到了他的事蹟,不少人還是有點懷疑,因為這畢竟不是正規戰爭,還得看他後續的表現,到底怎麼樣。

所以,得到這次的參軍訊息,大家也不奇怪。通常來說,他們會先去比較好打的地方——比如渡海去義大利,或者北上去立陶宛和羅斯草原方向,先打幾個有點規模但其實很菜的敵人練練手。

不過這次,選擇的目標,已經是整個紫帳汗國曆史上,從未到過的遠方了。

在其他人看來,郭康大概是有了底氣,而且也沒那麼多時間了,所以就直接選了個大國——至少是表面上的大國,作為渡海遠征的物件。雖然看起來有點難度,但和風險並存的,是巨大的收益。大家都知道埃及有多富庶,他自己也說過對那邊的經營計劃。只要能贏,就能立刻獲得巨大的威望,今後的事情,應該都沒問題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