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一通之後,郭康還是被迫放棄了。
看起來,大家對於埃及人的印象過於深刻,以至於王大喇嘛這樣一直很信任他的人,都覺得這次的想法太過於離譜。
不過,埃及的吸引力確實很高,大家也不是不想經營那裡,只是需要探討,這些方式是否足夠有效率。畢竟,紫帳汗國周圍,敵人一直不少,恐怕是沒法長期在那裡維持大量軍隊存在的。
“我們倒是一直和其他地方的各個教會,保持良好的關係。”王大喇嘛提出:“埃及那邊也好,更南方也好,都有當地教會存在。之前,我們就和他們多有接觸了。有了這層關係,大家至少能找到個幫忙的。”
“我總覺得埃及的正教會,也不怎麼可靠。”曹建說:“當年薩拉森人進攻埃及的時候,當地教會因為和君士坦丁堡有教義理解上的衝突,竟然站在入侵者一邊。薩拉森人能打的這麼順利,少不了他們的支援。他們後來被天方教欺壓,屬於咎由自取。說實話,我不覺得這些人值得信任。”
“我們可以和他們套套近乎,但真要在那邊經營領地,還是得按我們自己這一套來。”他建議道。
“那都是幾百年前的事情了,我看他們吃了這麼多虧,總該長點記性了吧。”王大喇嘛猶豫了下,解釋道:“而且,之前聯絡的時候,我聽他們訴苦,說他們經常被官府找藉口欺壓,日子過得很是困苦。據我們多方面的瞭解,他們說的這些,確實不是假話。”
“按他們的說法,現在埃及的拜上帝教信徒,已經不到一半了。這樣下去,估計哪天,教會自己都會滅亡的。這種關係到存亡的事情,應該不至於造假吧。”
“什麼?居然還有這麼多啊?”郭康反而有些驚訝了。
“是啊,我看其他地方,像是敘利亞那邊,當地的拜上帝教信徒明顯沒有那麼多,而且其中不少教派組織,還是十字軍之後才興起的。”曹建也好奇道:“至於小亞那邊,變化得更快,現在估計都沒有拜上帝教信徒了吧?埃及人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小亞那邊本來就沒多少人,改得肯定快。而且我和天方教的一些神職人員聊過,他們大部分,也不覺得小亞那些信徒,對於信仰有多嚴謹——你看看他們每年,要從我們這邊進口多少葡萄飲料,就知道了。”王大喇嘛說:“我感覺,這些人可能對此就不怎麼在意,所以改得反而快。”
“敘利亞那邊,商業城市很多,之前的很長時間裡,經濟都比較繁榮。當地人都擅長經營,習慣四處做生意。這些滑頭的人,改起信仰來也肯定快。”他評價道:
“當然,這也有歷史原因:敘利亞是倭馬亞王朝的根據地,屬於被優待的地區。當地人改宗,能得到很大的提升空間。我估計,這也是個原因吧。”
“我一直以為敘利亞人就是阿拉伯人呢。”普龍斯基好奇地說:“原來他們其實就是改宗的土著啊。”
“阿拉伯人的定義很混亂。”王大喇嘛解釋道:“按照最初的定義,只有在阿拉伯半島上的那些居民,才是阿拉伯人。實際上,也只有他們算是“真正的信徒”。至於阿拉伯人之外的教眾,都被稱為‘被解救的奴隸’,叫做馬瓦里。敘利亞人和波斯人,都是這個範圍,理論上應該是更低一級的。”
“但是,天方教建立帝國的時候,內部矛盾過於激烈。倭馬亞家族一開始是麥加最大的地頭蛇,曾經迫害過最早的那一批天方教徒,還把他們先知趕走過。後來眼看打不過,就轉頭決定加入對方。教團為了發展,也必須接納他們,以求降低擴張的難度。結果,就有不少這樣的老貴族,也進入了教團高層。”
“等到天方教教團開始內鬥的時候,倭馬亞家族謀得了敘利亞總督的位置,在那裡經營自己的根據地。敘利亞比阿拉伯地區富庶多了,有了敘利亞人的支援,倭馬亞家族憑藉更強大的軍事實力,在一系列戰爭中幹掉了其他勢力。這時候,所謂的阿拉伯帝國,核心已經在大馬士革了。”
“所以非要說他們是不是阿拉伯人……呃……”王大喇嘛也有些困惑:“反正阿拉伯人打不過他們。後來,倭馬亞王朝的軍隊,都打回了聖地,把阿拉伯人的老窩都給抄了,把黑石都給砸了。這個時候……那他說自己是阿拉伯人,是真正的信徒,人家原本的阿拉伯人也沒法反對什麼了吧。”
“現在連突厥人都說自己是‘真正的信徒‘了。”曹建吐槽道:“我看阿拉伯人也沒什麼辦法。畢竟那些突厥軍閥,脾氣都不怎麼好,教法學家也打不過他們……”
“是啊。”王大喇嘛點點頭:“這樣的結果,就是敘利亞人在倭馬亞王朝,很有改宗的積極性。畢竟只要加入他們的政權,就真的有機會得到重用。”
“整個倭馬亞王朝,東到撒馬爾罕,西到伊比利亞,到處都是敘利亞軍隊在為了帝國南征北戰。在河中那邊,和唐朝的各屬國在撒馬爾罕一線對抗的骨幹力量,主要就是倭馬亞的敘利亞軍隊。而遷徙到當地的阿拉伯部落,反而經常反抗倭馬亞王朝的統治,甚至聯合唐朝一方,以及當地波斯人,去造哈里發的反。”
“西邊也是如此。波斯人推翻倭馬亞王朝之後,派到西班牙的敘利亞軍隊依然對倭馬亞家族保持忠誠。當地的後倭馬亞王朝,就是那邊的敘利亞軍人擁立逃亡的家族成員建立的。”
“你看,這種情況下,敘利亞人肯定樂意跟著他們了。”
“那倒是可以理解了。這不就是倭馬亞王朝的‘漢人’麼。”曹建評價道:“怪不得總感覺這有點似曾相識。估計元世祖之前,做這種事情的人也不少啊。”
“那確實。”郭康也說道:“除了漢高祖還鄉、元世祖還鄉,倭馬亞家族也衣錦還鄉,回麥加了啊……”
“還是不太一樣。”王大喇嘛倒是區分道:“按我看的文獻,元朝的漢軍的作戰積極性,放在世界範圍內,只能算是一般。稍微遠一點的地方就不願意去,去了也得討價還價。雖然征伐蒙古叛軍的時候,經常讓漢軍當主力,但這些軍隊卻難以在草原長期維持。”
“整個元朝期間,漢軍最北是從大都北上,到了燕然山一線;最東也是從大都出發,征討遼東;最西是從關中出發,在別失八里駐軍,也就是唐朝的庭州。大概也就向南遠了一些,去過爪哇,不過也沒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