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頭公司對華芯科技來說,很重要,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對行業頂尖人才建立檔案,隨時掌握其動態,並對其意向進行評估。
這是人力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說到底就是對人才資訊的全面掌握。
另外對行業內公司的發展動向也要有清楚的認知,這樣才可能精準的投放。
這正是王岸然想要的。
把華芯科技的晶片設計人才,系統設計人才精準的投放到整個半導體行業。
希望從現在開始發力,幾年,又或者幾十年之後,拿起一個電梯的電腦主機板,上面的晶片上刻著made in&nade,而不是在China生產封裝的。
華芯科技內的員工可不知道,他們就這樣被他們的老闆給賣了,賣的不聲不響,最後還幫著老闆數錢。
當然,王岸然對錢是不感興趣的,他就是這麼想的。
比如高盛的克拉克,他過來送錢都被王岸然拒絕了。
“王總,華芯科技如果擁抱高盛,我們承諾,將為華芯科技匯入優質的資源,並幫助你們在一兩年內在納斯達克敲鐘。”
高盛不是在吹牛,他們是有這個本事的。
可王岸然可不想這個時候融資,利好訊息還沒發,市場的追捧熱度還沒上來,資本對華芯科技的估值肯定是偏低的。
雖然高盛給出150億美元的估值。
但這還不夠。
“克拉克先生,這不是關閉,華芯科技現在是在考慮,什麼時候開啟融資視窗比較合適,畢竟我們現在不怎麼缺錢。”
克拉克喝了一口咖啡,說道:“很遺憾聽到這個訊息,王總,高盛一直認為,和華芯科技有必要開展更深入的合作,我知道貴公司的CPU專案開展順利。
不過我還是要提醒一下,Intel的320奈米制程已經取得巨大突破,有可能一兩年內完成量產化準備,我不知道華芯科技到時候會如何應對?”
王岸然搖搖頭,笑道:“克拉克先生,您的意思是不是說,如果華芯科技答應和高盛合作,你們就可以勸說Intel幫我們代工320奈米工藝的CPU嗎?”
克拉克放下手上的咖啡杯,說道:“王總,你真會開玩笑,Intel的晶片加工業務是不對外開放的。
其實,我只想說明一點,華芯科技的CPU,或許沒有你們想象中的那麼強大。”
威逼,利誘加恐嚇!
王岸然不買這個賬,即便吃不了國際市場,在國內市場上也餓不死。
要知道到了9102年,中國大陸消費了全世界30%的晶片市場,比美國和歐盟加起來還大。
王岸然幾乎不假思索的說道:“克拉克先生,這正是我邀請你參加我們速龍CPU釋出會的原因……”
…………
與克拉克的談話,沒有任何結果,而事實上,克拉克回到辦公室後,很慶幸華芯科技沒有答應高盛給出的要約。
一則振奮人心的訊息,透過克拉克的上司勞恩,傳到他耳裡。
“克拉克先生,我要求你立刻停止和華芯科技的談判。”
“勞恩先生,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很簡單,Intel研究了華芯科技的CPU工程晶片,他們發現,華芯科技可能侵犯了他們的專利。
為此,他們計劃在華芯科技正式釋出CPU時,對華芯科技進行專利狙擊。”
克拉克也沒想到,暴風雨會來的這麼猛烈,更沒想到,Intel對華芯科技一開始就用上了王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