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大國芯工> 第二十一章 大島俊的野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一章 大島俊的野望 (1 / 2)

歷時三個月零二十八天,超過2500人參與,總程式碼遠遠超過預期,達到驚人的1800餘萬條,王岸然設計的eda晶片設計軟體最終完成。

在完成程式介面的對接後,王岸然直接安裝在學校的小型機上。

看著熟悉的圖形介面,王岸然突然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這款軟體的人機互動還不算好,但也可以方便的進行滑鼠鍵盤操作,整個介面已經經過漢化,而且功能上也不健全,涉於硬體的水平,對整個晶片的模擬尚無法做到,只能進行特定部位的模擬。

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對於現在的王岸然來說,這就是一款完美的產品,這是他需要精心呵護的物件。

王岸然在安裝完成後,在第一時間將原始檔加密並燒錄光碟,然後在電腦終端上對軟體進行操作。

“先拿萬燕的影片解碼晶片練練手。”

晶片的設計不能脫離時代的工藝,受到製程工藝的限制,這個年代製造工藝最先進的就是intel和IBM,已經達到八百奈米的製造工藝,每平方厘米可以整合兩百於萬個電晶體。

臺積電、三星緊隨其後,基本上落後一個時代,現在用的是1000奈米的製造工藝,每平方厘米可以整合130萬電晶體。

王岸然在介面上選擇一微米制程,整個晶片設計的引數以一微米制程進行,晶片的輸入介面設定為通用pio模式下IDE硬體介面,輸出介面為數模轉換介面。

晶片的結構在王岸然腦中就如做一道小學數學題。

王岸然在晶片設計上用了一些前世成熟的結構化設計手法,整塊晶片包含一個IDE介面資料處理單位,一個高保真音訊解碼單元,四個影片並行解碼單元,一個控制單元。

為了節省成本,王岸然甚至在晶片中整合一段數模轉換單元。

執行的原理很清晰,在控制單元全程控制下,晶片對光碟機發出指令,光碟機讀取資料,透過IDE介面將資料傳輸到資料處理單元。

資料處理單位在接到光碟機傳過來的資料後,先進行第一步處理,就是把音訊和影片資料分開,在將音訊資料和影片資料分別打包成一個個只有76kb的資料包。

資料包完成後,被傳輸到影片解碼單元和音訊解碼單元,在這裡壓縮資料被恢復成數字影片、音訊資料。

然後數字和音訊資料在輸出單元進行整合,並由數模晶片轉換為模擬訊號,輸出到電視記上。

整個解碼過程完成。

王岸然僅僅花了三個小時完成整個晶片的設計,接著就是模擬晶片工作,這塊程式是王岸然自己編寫的,已經經過數次測試。

晶片模擬的要點就是介面協議模型的編寫,包含晶片內部通訊,中斷機制,機器語言等一系列協議……

以目前小型機的計算水平,模擬的時間很長,模擬的過程也就是在計算機設定一塊虛擬空間,將源資料接入虛擬空間裡的晶片,模擬晶片的執行,檢測晶片處理的結果。

經過一個晚上的,晶片透過三部120分鐘1024*768解析度的清晰影片解碼的檢測,中途出現一些破圖亂碼,王岸然及時進行處理。

早上,順利透過檢測,王岸然在終端機房裡伸了一個懶腰。

走出機房,迎面碰上單蕾挎著肩包,正往機房走。

“王岸然,你又上了一個晚上的機?”

這話怎麼聽的這麼彆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