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頭也不回的走出大廳。
柳龍看著柳天旭離去的背影,眼裡閃過一絲怨毒。
“逆子,老夫便讓你知道,柳家還由不得你來決定,走,隨我去蘇家,定親。”柳重如雙手一甩背在身後,大步流星的踏出主廳,柳天東父子相視一笑,緊忙跟了出去。
“聽說了嗎?家主替大少爺去給蘇家定親去了。”
家族內根本沒有秘密可言,就是哪位旁系少爺小姐不小心碰了下手,都能在瞬間傳遍整個府內,很快全府的下人們都知道了這個訊息,紛紛開始交頭接耳。
“大老爺好福氣啊,生了個仙人娃,聽說家主去替大少爺說親去了。”
“那以後咱們大少爺不就是咱越田鎮的姑爺了嗎?”
“什麼定親,是去提親的。”
“你知道個屁,我跟你們講,一是去提親,二啊,是咱們少爺要和少夫人要去國教院了,國教院知道不?宋皇老人家親自當院長,以後,咱們少爺就是宋皇的弟子了。”
“我的天,那可是宋皇啊。”
一道道訊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整個柳家,包括柳家周圍的鎮民都知道了柳家大少爺要成為宋皇的弟子,越田鎮的姑爺。
柳家的旁系也都帶著厚禮前去拜訪柳天東的院子,三五一群,每個人的眼神看向柳大夫人一臉笑容的樣子都時有不同,有羨慕,有嫉妒,有虛偽……
但柳大夫人根本不在意,只要自己的兒子進了國教院,娶了蘇炤靈,那麼這些遠房親戚,就算是氣碎了牙也只能往肚子裡咽,還要滿臉笑容的咽,一想到這,柳大夫人更是開心不少。
這一天,聽說素來以吝嗇著稱的柳大夫人,賞了不少銀子給自己的下人們。
蘇府的主廳裡傳來一陣歡聲笑語,蘇落坐在主位看著柳重如,自然知道此時的柳重如帶重禮來蘇府是所謂何事,就這幾天,蘇府的門欄都快被來拜訪的人給踏平了。
蘇落和柳重如都是老謀深算之輩,二人你來我去,閒扯半天,愣是沒聊到正題上,一旁的柳天東幾次欲插話,都被柳重如給瞪了回去,柳龍更是坐的端端正正,就連喝茶的樣子都比平時講究,常人若是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宋國哪位大儒的親傳弟子,只是那一雙眼睛始終在偷偷打量著周圍,似乎是在尋找什麼。
“世侄是在找什麼人嗎?”一道聲音在柳龍耳邊響起,柳龍頓時像做錯事被抓住的小孩一般心中一驚,拿著茶杯的手也跟著抖了抖,茶水濺灑在灰色布料的衣袍上,臉上也升起了紅霞。
柳天東扭頭看去,正好看到柳龍的樣子,眼睛一轉,說道:“看看你沒出息的樣子,才坐一會就坐不住了,還不滾出去,丟人現眼。”隨即轉頭對蘇落說道“犬子頑劣,生性跳脫,在家也是坐不住一刻,還望蘇大人見諒。”
“無妨無妨,小孩子嘛,性格跳脫一些正常,我家那丫頭也是如此,一天到晚不落屋。”
看著柳龍倉促慌張的背影,蘇落眼中帶著一絲玩味,樂呵呵說道。
柳重如接話道:“蘇老哥,你我兩家相交多年,我柳家在越田鎮能有今天的地位,全仰仗著你的照顧,所以我也不繞彎子了,今日來,是有一事相商”
“哦?老弟客氣了,你我二人之間不必如此客氣,有何事但說無妨。”蘇落詫異的說道。
“老狐狸。”柳天東心中暗罵了一聲,他可不信蘇落會不知道此事自己過來是為了何事。
柳重如斟酌了一下,緩緩說道:“蘇老哥應該也知道,我柳家三生有幸,終於有了個修仙之資的後輩,但是老弟我無能,柳家根本沒有能力教導龍兒,所幸我柳家那位前輩聽說龍兒有修仙之資,差人傳來信兒,過些時日便來接龍兒,收龍兒為徒,龍兒出生之時滿堂祥光,蘇老哥你也是親眼所見,所以今日厚顏而來,想來為龍兒討個名份。”
柳重如以前有個兄長,兄長得上天恩賜,有著修仙的資質,後被一位仙長看重收為弟子,可惜在一次替自己師尊辦事時遭遇不測,也虧的那位仙長還算有些情義,感覺對自己徒弟有所虧欠,於是在後來對柳重如也有過些許照拂,此事蘇落也是知道的。
蘇落笑道:“柳老弟啊,這柳龍侄兒的資質大家都有目共睹的,現在能得到那位前輩的指點,以後定是人中龍鳳,可惜蘇某能力有限,不能為之略盡綿薄之力,深感慚愧,至於柳老弟所說的名份又是做如何說?”
“蘇大人,令愛和我家龍兒從小青梅竹馬,二人又都是天之驕子,今日來此便是想跟蘇大人商議一些,為二人定下親事,雖說犬子無緣進入國教院這等一流仙門,但成為那位前輩的弟子,我想這身份,倒也不辱沒令愛吧,另外我們聯姻,對你我兩家會帶來什麼樣的好處,蘇大人不會不清楚吧。”柳天龍帶著一絲驕傲的語氣說道,他相信蘇落知道自己嘴裡說的那位前輩是誰。
蘇落沉默了,自己很清楚柳家巴結上的那位前輩是誰,在那位前輩眼中,國教院的名頭確實算不得什麼,而且如今蘇家的處境也不是很樂觀,必須得找棵大樹靠著,如此一看,這柳家背後的那位,倒是正合適,只是,柳家是何時聯絡上那位仙人前輩的,為何自己一點都沒收到風聲。
“柳老弟,小女頑劣,怕是亂了柳家的規矩,另外,此事,還需要我跟小女商量一番,不知你可否寬限些時日?”蘇落謹慎的說道,自己需要時間來確認此事的真偽。
柳天東心中疑惑不已,自己也不知道那位前輩什麼時候來過信,難不成爹擔心自己多嘴,所以一直瞞著自己在,想到這,柳天東的腰板都不自覺的挺的比以往要直了。
柳重如老神哉哉的點點頭:“無妨,此事重大,自然需要些時日考慮,不過最好還是在兩個孩子走之前定下為好。”
“那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