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漢女學堂> 第二四二章 回樗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四二章 回樗縣 (1 / 3)

錢汝君覺得出了長安城就像出了牢寵,而她就是一個出牢寵的小鳥,她忍不住唱起歌來……唱得還是一首兒歌:“太陽高高,晴天……”。

沒辦法,錢汝君一直沒有悠閒的時間去聽歌,頂多能在路邊聽到幾首耳熟能詳的歌,但那些歌雖然好聽,她卻不會唱,只好唱些音樂課本出現過的兒歌。

對於歌痴錢汝君來說,簡單動聽的歌,還是她的最愛,畢竟,兒歌有許多也曾經是以前的流行歌。例如蘭花草,就曾經是抗戰時期的流行歌。可惜,此時唱蘭花草有點不應景。

錢汝君只好唱由西洋經典名典改編的太陽歌。反正,唱完一首還能換一首。

胡茬、淳于緹縈有幸能跟錢汝君同車,至於王鑫、顧俊、蕭陽、顧大娘等人,就坐在租來的馬車裡,享受震動的極樂,反正錢汝君是受不了。要不是她每次都要趕時間,才不肯坐那種車。

錢汝君想,要是這時有馬路,或者是軌道推車,或許交通路況會好一些。

馬路現在要蓋,有一定難度,不過,規道推車,這種曾經運煤礦、運金礦、運木材,甚至運甘蔗這種穿行在廣大山林的車,似乎是革新交通的好方法。畢竟,這種車要的是鐵輪子,而不是輪胎。

錢汝君默默記下這個想法,她從來沒有放棄建設一座新城的想法。

不過她思前想後,要建城需要很多人的幫助,在這之前,她似乎更需要培養出人手。

而想要培養出人手,最方便的,就是教禸學生。反正她不會做到在全大漢開學堂,自然也就不會照成知識過剩的問題。

開一間學堂,跟開一萬間學堂,能收到的學生自然不同。這間學堂的學生,會比一萬間學堂的學生認真許多。

原因無他,機會難得而已。

錢汝君這段時間研究過,這時代,除了大漢儒家學者會有教無類的收一些學生外,其他各家學者,對學問都採取閉門鎖國政策,門檻設得很高。

大漢的確很多聰明人,可惜,在這種方式下,許多聰明人被錯過了,只能默默地出生老死,或者被生活壓力折磨得根本沒有辧法發揮他的聰明才智。

雖然聰明得人,行行能出狀元。但每一個人能發揮才華的地方不一樣,在大漢,人們不見得能尋找到才華發揮的空間。

就算能找到,他的才華也不見得受賞識。

錢汝君發現,工匠的待遇,明顯沒有文人高,而這些什麼都不會的文人,能享有社會的尊重,使得有工匠才華的文人,往往放棄工匠事業,或者把他當副業。

錢汝君要做得事,就是必須把這些人找到,然後用比較廉價的方法,把這些人掌握在手中。

大漢人有一種好處。

士為知己死的話,不一定發生在文人身上,甚至也會發生在每個大漢人的人身上。對於發掘出自己才華的人,大漢人往往有鞠躬盡瘁的想法和做法。

錢汝君在高洋身上就看出這種美德。

雖然高洋能快速成長,跟她自己的努力脫不了關係,但是她個人的才華能夠發揮,如果不是錢汝君給她了機會,她也沒有發揮的舞臺。

因此,高洋跟別人不一樣,反而特別以身為錢汝君的奴僕為榮,一點都沒有覺得成為奴僕有什麼不好的。

以前她是自由人,但她過得是什麼日子?享受著什麼樣的自由?

錢汝君身為主人,不但沒有給她壓迫,相反給了她許多比父母更多的支援。如果大漢不是一個講究孝道的社會,高洋或許會將錢汝君看得比父母來得重要。

就算是現在,名義上,父母也無法再管高洋,她必須以錢汝君的意志為最高意志。

高洋雖然是奴僕,但她是有領薪資的,而日常的花費,都是錢汝君支出。她根本花不到錢。所以高洋存了不少錢。也給了她父母一部分錢,改善生活,現在高洋的父母家人,其實已經搬出那片貧民區,在長安城外買下田宅。只不過,貧民區的房子還是保留下來。私下經營一個小餐館,雖然用的是普通材料,但豐富實在,價格公道,還沒賺什麼錢。在貧民窟已經傳開來,但凡有一點錢,人們都喜歡上高家餐館。因為在這裡吃,只比自己開伙多花一點錢。

貧民窟是官府最不喜歡到達的地方,因為如此,至今也沒聽說有什麼人來找過麻煩。沒辦法,生意是錯。就是不怎麼符合大漢的規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