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漢女學堂> 第二〇六章 吳王世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〇六章 吳王世子 (1 / 2)

皇帝跟三公九卿談話的時間很長,基本上,一直到宮門快關了,才把人送出去。一條條有關軍事的佈局,就在這一次談話中決定,並且快速執行。

大漢前期,或許其它方面已經快速腐化。因軍功受勳的勳爵,有很多已經不能上戰場,而且因為富貴,加上缺乏教育的關係。勳爵的第二代,有一半不堪使用。

但,還剩下一半,保持著戰鬥力,甚至在他們的封地,養了很多殘疾退伍。

這個時代,當兵的福利很差,領的錢,基本上養不活第二代。然而,在這些勳貴的封地裡,退伍計程車兵,基本上能得到溫飽,有些還能在地方上負責一些活。就算是隻剩下遺族的,孩子基本上也讓他們有吃有喝到大。

在這個時代,這就是恩典。足以讓老一輩的告訴下一輩的人,做人要報恩。

而這些第二代,往往形成可觀的戰鬥力。因為,只有能打仗,他們才能夠成為一個可以報恩的人。

心理有追求的人,往往能爆發出比別人多的力量。而他們的封地,往往零零散散的在邊關附近,更促使了他們如此做。因為替別人當兵,也是一個職業。雖然大漢規定每個人都要當兵,但實際操作上,有很大的困難。有些人要讀書,有些人走南闖北的當大商人。對他們來說,放下事情去當兵,不太現實。自然會有很多人想方設法逃避當兵。後來,大漢官府,乾脆由官方直接收錢了。有錢的繳錢,沒錢的直接去當兵。

不管怎麼說,關中都是一個大兵庫,一個平民百姓的戰鬥力都很強。如果是在平地打架,兩個會打架的關中漢人能跟一個匈奴大漢武力持平。

皇帝也基本上了解大漢的兵力。畢竟,他原本的封地代國。就是一個需要應對北方匈奴的人。此時,守在大漢北方的將軍,還是非常有經驗,能夠靈活應付戰況,不是後世動不動就到京城求救的兵痞子可以比擬的。

此次邊關告急,並不是說長安告急,而是提出一個警訊,邊關壓力現在比較大,後面的人,你看著辦。如果不適當提出支援,匈奴人就要衝進來了。

長城其實並沒有完全聯在一起,有很多洞口可以進來。只是那些地方,並不適合馬匹大量行軍。對於向來講究來去如風的匈奴人來說,並不是一個好進出的地方。所以明知道那裡比較好進,也沒有意願從那邊進去。

但事情總有萬一,所以在匈奴人大量闖關的現在,這些地方最好有人去守著,比較不會出問題。

戰爭是一件複雜的事情,對於紙上談兵更是困難。幸好,大漢有一個傳統,丞相必須是關內侯。而關內侯基本上都是戰場幾進幾齣的驕兵悍將。

對戰場的事情,不是兩眼不抺黑。

而且代國國主出身的劉恆,也對軍事懂一點,今天的會議,雖然開得比較晚,整體來說,還算是順利。

等皇帝好不容易鬆一口氣休息的時候,負責帶錢汝君的宦官,才在鄧通的指引下,走了進來。

看到這個宦官,皇帝劉恆才意識到,他之前所關心的問題,於是問道:“怎麼?人都帶回來了?還是隻有高洋?”

“兩個人都帶回來了,現在都在農場那邊。有一件事,奴婢必須跟陛下報告一下……”

等宦官報告完以後,皇帝劉恆的臉色擬重了起來。這可以說,是錢汝君帶來的第一個預言。如果預言成真,那麼錢汝君神女的地位不可動搖,九品明顯官,對一個能預言的神女來說,官位太低了,封侯授爵都是必須的。對於女子,官職的任免,比男子隨意多了。畢竟,女子的官爵,少有能夠繼承的。多半一代而止。

關於吳王世子會出事的事情,皇帝很不希望發生。在錢汝君的預言中,很顯然,這件事跟太子還能產生關係,就不知道關係是正是負,能產生好影響,還是壞影響,就不得而知了。

預言這種東西,就是模糊不清,要是能夠得到確切的日子就好了。

錢汝君能知道詳細的訊息嗎?

可有破解的方法?

真的必須太子劉啟才能破解?

這次招回諸侯共聚一堂,吳國是重點。由於吳國開始發展鑄銅錢,現在國力變得愈來愈富強,許多大漢人民湧入吳國。

在這個時期,有人就代表有能力開發更多的土地。尤其是新進的住民,對土地開發的幫助更大。

在這個時期,土地開發幾乎是群體的事情,一個人很難得開出什麼大片土地。

尤其在吳國這個地方,山多平地少。許多地方還有不服王化的土著居民會出來打草谷,弄死幾個人對他們來說是正常的。

然而,吳國在現在吳王的治理下,大片的土地得到開發,由於銅礦得力,吳國百姓的生活,變得比以前好。許多以前需要花錢買的東西,現在都變成國家福利。

所以吳國境內逐漸形成只知吳王,不知有皇帝的現象。

對於吳國得到治理,皇帝雖然感到開心,但吳國境內的情況,卻令他感到憂心。

這種情形,跟南越境內一樣,國王對國內的治理,可說是這個時期完善的典範。幾乎可以說,無法普及。

事實上,錢汝君如果想完成她的願望,最大的阻礙就是朝廷。

為了收稅,百姓基本上不能離開自己的家鄉,出門都要路引。跟後世自由流動的情形差別很大。

所以,如果城市要有人,要有百姓,首先必須面對的就是官府的叼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