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洲一點一滴建設成功,有一些婆羅洲的特產,之前錢汝君運了一些回去,但是沒有指示接下來應該要如何處理,所以其他人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以他們的意見,大漢雖然可以種植類似的產品,但生產數量明顯遠不及這個地方。
而這個地方,可以說不需要特意栽種,天然的就會生長各種香料作物。
以前,摩鹿加群島,就被稱為香料島嶼,這個地方氣候環境類似,只不過對香料來說,有比較多“天敵”存在。
因此比較不容易大片生長。
以學堂島學生來說,雖然不容易大量種植,但現有野生的產品,就夠大漢使用了。
這麼貴的東西,種不能天天用,樣樣用。
錢汝君知道這些食物有些還具有藥用,每天吃並不會產生問題,甚至對他們來說,這是日常的調味料。
一瓶所要的價錢也不過是幾十克數十元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都是用得起的,而這個時代,每一克幾乎跟一個黃金等價值,這根本是不正常的,也是人們覺得這些味道是屬於高價的味道。
當然錢汝君知道,如果他把商品大量的傳播回去,對於大漢開始試著從事種植的人來說,或許會是一個打擊,但是錢汝君認為如果一開始就把這些商品當成日常用品來使用,這樣人民百姓才不會受苦,為了商人,而使人民百姓沒有辦法吃簡單美味的食物,錢汝君是不屑的。
當然商人,最多的是金麥城的人,因為金麥城,還有中央水塔區的人,最多使用各種香料,而這各種香料往往是由金麥城統一販售給他們的。
因為只有金麥城有通往熱帶的道路,也只有金麥城有這個通往香料的道路會把這些香料送回來。
即使香料,有些就是種子,在大漢也能夠種植,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足夠的科學技術,還來改良這些種子,他們在大漢的生長情形往往是比較差的,比不上這些原汁原味的熱帶作物來自於太陽的味道。
熱帶太陽或許給這些食物的味道帶來一些特別的口感。
他們不知道,在錢汝君眼裡,這些香料就是基本的調味料,不能用這些基本調味料,讓美食的味道降低很多。
當然,在錢汝君在的地方,是不會缺乏香料供給的。
甚至很多小吃攤,也能夠拿到特許的香料,讓他們的生意變得非常好。
如果想要有更多的小吃攤,其實最重要的限制不是他們有多少人願意做生意,有多少人購買,而是這些香料的來源,現階段其實還有很多人願意從事小吃的生意,也願意購買小吃,畢竟這些有錢人吃家裡的私房菜,吃膩了,也想吃吃外面的食物。
在錢汝君的印象中,在大員島他們吃這些小吃的時候,不是因為家裡的植物有多麼難吃,而是因為外面的食物吃起來就是有一種熱鬧的感覺,讓他們懷念,所以這些食物必須加上熱鬧的背景,才構成真正的美味小吃街,當很多人跟你一起分享,想吃的美味的之後這個美味會加倍。
回想起來這些小吃似乎在這個地方能夠製作出更多的,一點都不會減損美味,因為這裡的香料更為多樣,並且每一樣都能夠促進人們的味覺,雖然錢汝君在空間裡已經栽種了非常多的香料,但是還是發現,其實有些種類她並沒有栽種。
因為她在空間裡栽種的更多是她熟悉的記憶中的食物,但是在她不熟悉也未曾經歷的食物還有很多,之所以錢汝君知道這些是食物,是因為他們發現當地人採用這些食物來增加自己的美味。
錢汝君當然不會吃他們做的東西,別的不說,最主要的事,衛生口感的問題。
所以錢汝君讓學堂島學生把這些植物採集過來,並且,試著嘗試做出來給她吃,吃吃了之後的感覺,錢汝君果然覺得這些味道非常的美,因為學堂島學生在製作的時候當然不會依照當地的口感,而是略微思考一下,把這些口感漢化,符合錢汝君的需求之後,再給錢汝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