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路是永無止境的工作。
然而卻是最好獲得民心的方法。
造橋鋪路,本來就是一個地方士紳做好事獲得民心的方法。
現在,水泥道路可以鋪設到遠方,對大漢民心的雀躍有很大的幫助。
沉寂下來的大漢人,看著新修成的道路,就很想走上去看看,看看遠方有什麼風景。
以前沒有出過遠門的人,也開始出遠門,他們想要到遠方看一看傳說中的城市,還有長安,到底是什麼樣的風景。
這些人不如膽大的商人。但是道路幫他們準備好了,有一定的安全性,他們卻也想替命運帶來一些轉變。
“走,我們到遠方去看看。”
這是很多手頭上有點小錢,能夠支付幾天生活費的人,口裡的話。
很多行動的人,他們根不不屑於說話。
對於大漢人來說,他們更喜歡成功了,回來衣錦還鄉,就算只是出去看風景,也要看到風景再回來吹牛。
對於商人來說,他們能到達的地方更遠了。
好還要更好,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是正確的道理。
如果長期沒有辦法變得更好,人們的心理慢慢就會絕望,也就沉寂下來。
但是道路的建設,讓商人看到很多可能。
他們知道錢從哪裡來的。
他們也樂得朝廷拿他們的錢來開道路。
開道路本身,才是真正的回饋他們身上。
但是他們很快就會忘記自己交的那點商稅,連一小段道路都建不起來,對朝廷施壓,要多蓋點道路,最好他要前往的地方,都能鋪設上他們用得上的道路。
在這樣的時代,商人是興奮的,農人也是興奮的。
他們發現如果他們的農田在道路旁邊,就會有人來跟他們收一些以前在他們眼裡不值錢的東西。
這大大的增加他們的收入。
對於道路,對於勇於拓展的人來說,是樂見其成的,但是對於心懷恐懼的人來說,害怕的成分,要多一點。
但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對於朝廷這一波猛烈興建道路的作為,很是讚賞,不過朝廷也開始對於人們蠢蠢欲動的作為感到擔憂。
人口太少,他們所在的地方單位,可能被朝廷取消。那麼這個官,能不能換地方當,還是一個重大問題。
如果被調降,才是大問題。
不過這些事情也是相對的做法,不管怎麼樣朝廷提高了效率,對人民百姓來說利大於弊,與其為了犯罪者利用這個道路更快的實施他的犯罪,還不如怎麼樣讓人們習慣做正常的生活,而不會進行犯罪的事,當道路進行之後,犯罪的事情在道路兩側越來越不容易發生了。
然而,也更容易管制。
案件數變多,但人們的安全感,卻也提高了。
朝廷並不容許在道路鋪展的地方出現很多道匪就。
朝廷發現哪個地方有盜匪,就能夠更快速的來剿匪,讓盜匪都沒有機會逃竄,會轉為個人犯案。
而且大漢對犯人的處罪可沒有後世那麼人性,被抓住,很可能會沒有命。
就算逃竄到別的地方去,他們似乎也不知道要怎麼樣跟當地的人過生活,在這個時代,除了當官的人,一般人很少會去學官方語言。
甚至一些地方官,覺得不會調到中央朝廷去,也懶得學習。
口音重到,很多人的溝通,只能用文字。
所以當官的人,把文書寫在朝笏上面,是有實際功用的。
在自己的地方,盜匪是不顯眼的,人民可以是匪徒,但是現在交通改善了,如果在交通線上作案,很可能會被抓,大家不敢作案。
而且,他們發現,跟以前不同,很多東西都能夠換錢,所以努力生產,比以前當盜匪更有錢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