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皇帝找了一群人開始進行新工作,自然必須找一個建築物讓工作人員有個休息的地方。
受到錢汝君的影響,皇帝知道,待這些人以高於普通的福利,這些人就會保持忠心比較久的時間。
於是他們的屋子設計的,就比較人性化。
請來設計的工人,甚至就是他們本身。
這些人雖然會一些工藝技術,但是並不納入匠級。
屋子蓋好了,依照大漢的習慣,有具體功用的屋子,必須要有名字。
一個人命名的時候會受到時代的限制。
來自於二十一世紀的錢汝君,命名的方式時常讓大漢人覺得非常古怪。
同樣的,漢人尤其是皇帝的命名方式,往往也讓錢汝君覺得非常的古怪。
因為皇帝命名的時候還不是純粹大漢方式。
皇帝身邊有熟讀歷史、精通禮法、並且能卜善算的人,這些人都會參與命名。
結果得出來的名字,如果不加以解釋,一個純粹的大漢人可能會不懂該官職的作用。
當然,有其他官職做為類比,他們大概也能猜測出其中的功用。
錢汝君已經算是熟悉大漢的語言文字,有時候,她也會囫圇吞棗的讀一些大漢的典籍,尤其是一些後世很少見的。
這時代寫書的人受到書寫工具的陷制,往往言簡意賅,讓人模模糊糊猜半天,還能有千百種解釋。
總之,皇帝取官署和官名的方式,錢汝君還是覺得非常的古怪。
根本看不懂其中的意思。
這一次的皇帝的命名可以說是破天荒,前所未有,其皇帝竟然參考了他新召募的人材,由於新召募的人,多半是接受大漢的新式教育,也就是錢汝君所帶來的基礎教育。
於是名字有了後世的直接了當的味道。
除了做為官方的層級不明以外,已經有點現代風味。據說,現在皇帝把他們當做欽差使用。
只要不遇到別的欽差,他們的級別就會是最高。但是實際上他們沒有官身。必須在做事有了功勞以後,他們才能依照他們的功勞來升級。等於說,他們處於一種內部競爭的情況。
每個人都知道,上面的位置會很少,要替皇帝好好辦事,才能爬到高位。
當然,這種情況,是皇帝刻意為之,也是一種操控人的辦法。
“交通署……”
“我有點好奇,你們不是負責收稅的嗎?怎麼會叫交通署呢?不是至少要弄個商業署?”
錢汝君回到長安就受到皇帝的熱烈歡迎,然後被皇帝劉恆丟到交通署給員工進行職能講話。
畢竟要做什麼事連皇帝本身都不太清楚。
皇帝劉恆的工作,就是掌握新方向。但是交通署都是新人,沒有老人存在。
沒有一些老人留下的弊病,但是也沒有可以模仿學習的做事方法,以及物件。
錢汝君也苦笑著。
皇帝本身對於如何收商稅不清楚,但是錢汝君本身也對收商稅不清楚。
她能夠給精神鼓勵,但是實際的方法卻提不出來。
然而,這個時代的員工跟後世的員工非常的不同,或許他們衛生條件做的沒有後世員工好,例如他們小小的桌面也沒有後世的乾淨,打扮也沒有那麼順眼,即使穿著漢服,也看得出來,衣服皺巴巴的,不夠平整。
但是他們有一點好處就是,他當得到了一份工作的時候,都能夠非常認真注視這一份工作,並且找到其中自己能夠發揮能力的地方。
所以錢汝君坐到桌子後面的時候去。
已經開始進行工作的學生,就把他們的想法全部會整到錢汝君面前,要錢汝君來挑選,並且細心聆聽錢汝君的說話,他們希望透過接觸高層次的人,得到更好的做事方法,並且獲得飛昇的機會。
雖然他們其中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見過錢汝軍,但是都曾經聽過錢汝君的傳奇,在他們的眼裡錢汝君是一個模範,同時也是他們的精神堡壘。
大漢原本是竹簡流行的時代,很多事情由於透過竹簡的流傳,變得非常的麻煩,至少一大碟竹簡,如果要運送出去,就必須有適當的貨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