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漢女學堂> 第八七五章 融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七五章 融合 (1 / 3)

大漢國庫最主要的稅收,最主要是糧食。

南越國離長安太遠了。

錢汝君汝君規劃的軌道交通是東西向,而不是南北向。

錢汝君南北向的軌道交通,頂多連線到相鄰的領地。

大漢原本的交通情況,本來就不好。

南越國更不會修築到大漢的通道,方便對方大軍到此一遊。

所以,南越國的糧食如果要上到長安去,可能要花長達半年或者一年的時間,新糧變成舊糧。

在這麼長久的時間裡,陸地上的交通又不好,大部分的糧食,如果真能運到,大部分糧食,已經進入送糧食人的肚子。

除非錢汝君興建的大船,開到番禹,用錢汝君的大船來運送這些糧食。

為了這個地方的穩定,讓大漢人早點把這個地方實行統治權,錢汝君最好對皇帝提出這個建議。

甚至提出用金麥城收購來的糧食,取代這個地方收到的糧食。

讓後讓這個地方的糧食,就地食用或者販售。

問題是,大部分的糧食,是很難在南方銷售掉的。

大地主這些買的起糧食的人,不需要糧食。

窮人需要糧食,但是他們買不起糧食。

糧食缺口最大的地方,就是軍人。

但是如果由金麥城運輸,那麼運輸費用,就必須由金麥城來負擔。

朝廷得到好處,但是不會多出一點糧食。

所以事情就回到原點,大部分的糧食,給運送的人吃掉了。

大部分只留下一部分給皇帝,代表皇帝的統治。

對皇帝來說,這種象徵意義的地方太多,國家朝廷會虧本。

如果這個地方是傳統皇帝劉恆所統治的地方,是正統朝廷必須收復的地方,皇帝劉恆,摸摸鼻子他也得認。

“看來,這件事,真的得做給皇帝看,讓他們知道,有好的交通方式,對運輸,還有他的糧食,有多少改進之處。”

對大漢來說,南越國只是一個新的土地。

雖然攻打了下來這個地方,但是統治其實還真的會讓人頭痛。

但是詳細的治理其實都還沒有深入內地。

而且這裡的人很明顯的不屬於大漢族,對於大漢族的統治,雖然不見得有逆反心理。但是總是一個難處。

趙佗其實也是用外族統治這個地方,但是卻比較得人心。

錢汝君不認為大漢派到這個地方的官員,能有多優秀。

如果優秀的官員,基本是就會分配在關中地方。

南越人可以從人的外表看得出來,這個地方的人種特別矮小,遠不像北方這麼高大。

在這個時候,北方的高大遠比後世想象中的更為高大。

或許在每一個朝代統治中國的其實都是不同的種族,只不過不管是哪一個種族,都是已經被大漢民族所融合,並且以自稱為漢民族為正統。

所以只要這個人是以大漢的方式來統治,甚至以諸子百家的方式來延續,那麼就會被這個地方所承認,而大漢不斷吞食附近的民族,把養分吸收進去。也造成了這個民族的擴大,漢人之所以稱為華夏,是因為他對於外界的好東西從來不吝惜學習,學習了之後,他自己可以發揚光大,成為自己的東西。

到了後代,開始鎖國封閉,其實已經不是漢族的傳統了。

這是對開始對世界的進步感到害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