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裡面都是水,我們怎麼下去探查,陸地上的動物,又跑不到這裡面去,就算有什麼寶貝,也是在水底。
其實要是能夠像之前一樣,我們全在水裡,就能夠看到水裡有什麼東西。
至少可以看看有沒有什麼特殊基因存在。
在這個島上,我們連收集一些動植物都辦不到,因為沒有特殊基因存在,我們收集了公主也不想要啊!”
學堂島學生苦惱的說道。
“我突然想到一點,其實大家都進入了一個誤區。
其實動物不是隻有陸生動物和水生動物,還有一種動物叫做水陸兩棲。
有些動物沒有辦法潛到水裡面,但是有些動物是可以潛到水裡面去的。
雖然有些體型是比較大,不適合下洞底。
但是我的印象中有很多體型並不大,只是個小玩意而已,這些動物就很適合跑到水裡面去。
就是不知道公主的真在村子裡面有沒有養這些小動物,因為這些動物平常我們比較看不到。”
另一個人說道。
“其實水陸兩棲的動物,以科學化的解釋來說,或許跟你們的想象是不同的。
因為它指的是由腮變成肺的一個變化過程。
你們想到的,應該是在水裡能夠生存,在陸地上也能夠生存的動物,就是水陸兩棲動物。
其實對我們來說,科學化的定義沒有什麼重要的,反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才是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
如果是水陸兩棲動物,那麼可能要找青蛙,但是青蛙並不適合潛水到水裡面去。
它是蝌蚪的時候,才能夠生活在水裡面,但是它變成青蛙之後,它只有部分時間會在水裡面。
所以你們讓我想到,這時候最適合的動物大概就是龜類的動物。
因為他們可以潛水到非常深的地方。
除了龜類的動物,我們還可以找水獺,水獺這種動物,雖然不能夠長時間在陸地上活動,但是短時間在陸地上活動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他們潛水到水裡面去,完全可以在水下面生存,在這種情形之下,正符合我們的需求。”
對於分類的問題,或許是大漢的弱項,因為他們對於世界的認知是比較迷糊的。
大部分的東西只要知道名字就可以了。
至於界門綱目科屬種之類的分別,對他們來說完全是無用的。
或許他們也會分類,只是他們的分類會比較簡單,也不會研究內部的成因。
最嚴謹的分類估計是醫藥學方面的分類,因為醫學的分類,大部分如果不夠精準的話,很容易造成人類的死亡。
而人類的死亡在普通人可能不重要,但是在高層次的人裡面就會非常的重要,身為醫者,不得不重視這一點。
所以他們在分類的時候會根據他們的經驗,做詳細的分類。
結果不用說,錢汝君既然說出口,就是決定了用兩棲動物來進行探索的工作。
她選擇的就是摸起來比較不噁心的烏龜。
烏龜是長壽的動物,在空間裡有很多大烏龜,但是太大的烏龜並不適合爬到下面的洞,所以錢汝君選擇的是小烏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