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在皇帝眼中,就是危如累卵。
“管不了。草原的銀河城只是初步計劃,原本的計劃裡面還要在建立五個城市,這五個城市分別在距離銀河城五百里,然後在五百里外,再繼續建立五個城市。這樣鋪設出去,草原才能夠真正的控管住。
當然這其中有一個城市已經蓋好了,剩下的城市基本上就是以六角形的分佈向外擴充套件,不過這種計劃在遇到地形的阻礙,基本上就不能夠這樣進行著。
這種建設模式,只適合平坦的平原。
是適合平原的計劃,所以如果遇到高山地帶還必須因地制宜的減少或增加,或者挪移。這種建設方法,就是要建造一箇中地城市。”
錢汝君,果然,不知不覺,就開始自說自話,也不管皇帝劉恆能不能聽懂。
“什麼叫中地城市?”
皇帝劉恆,果然有聽沒有懂。
錢汝君心想,她好像不能說這是以前德國創造出來的一個理論,認為中地城市是最適合發展的一種平均狀態的城市。德國現在都還沒有產生呢!
真正的最高階中地,能夠供應這個地區所有的需求的東西,昂貴的東西在高階中地城市才能夠有,而四周的中低層中地城市,只能提供次級產品。
最低階的中地城市,更是隻能夠提供柴米油鹽醬醋茶。
這些每天必備的東西,而根據需求的不同,需求越多的城市可以在距離越遙遠的地方,也就是說,這些中地城市其實是有等級的,銀河城所要擔負起來的就是最高集中地的任務。
但是這個理論,錢汝君也記不太清楚,甚至在看的時候都有點模糊,但是她卻把她在草原上。
因為她覺得草原這麼開闊的地方,地形這麼平坦,最適合用中地理論來重新構築一個城市的體制。
雖然草原現在沒有人,但是她還是認為,只有定居下來的地方,才會比較好管理。
四處遊走的人,心都野了。
而這種體制在大漢其實不怎麼耐用,大漢是一個地形非常複雜的地方。
太多地方,有高山,有深谷,甚至平地的平原,也不是平均分佈,平原上有沼澤,有湖泊太多,遠遠脫離中地的東西。
錢汝君知道,不同的東西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因地制宜。
對於皇帝來說,他不能夠理解,這種理念太先進,這個時代,皇帝連賦稅都還搞不定,也搞不清楚。
只能夠適應在區域性地方,他覺得他沒有心情詳細跟皇帝解釋,因為用在別的地方,其實也不能夠用。
皇帝最重要的心態,其實只是想問錢汝君大草原是不是真的能夠安定了。如果真的能夠安定了。
那麼,錢汝君就可以滾回家了,但是如果不能夠安定,她又覺得不能夠把錢汝君放在這個地方。
也就是說,不管結果如何,錢汝君本人是不能夠接近大草原。
但是錢汝君有覺得現在大草原如果想快速發展下去,就不能離開她。
但是,錢汝君本人,卻不想被大草原困在。
她是一個喜歡自由自在的人。
會被皇帝提拔起來做事的,估計就是那些火頭軍。
但是讓皇帝覺得很鬱悶的就是,這些火頭軍之所以會被一個軍隊安排做為火頭軍,不是因為他們會煮菜,而是他們打仗的能力特別弱,做事的能力特別弱。
也就是說,在軍隊裡面其實是比較沒有用的。
在這種情況之下,想提拔他們去做事,似乎很沒有道理,而且其他軍人估計也會反對。
而且皇帝從字面上來看就感覺到錢如君所依靠的人不會是火頭軍。
問火頭軍他們詳細的做法,根本說的不清不楚。
甚至城市管理的規章他們也搞不清楚,但是根據他的觀察,銀河城的確具有一個城市的規模,而且錢汝君安排去管理銀河城的人也都把銀河城管理得有聲有色,雖然沒有特別的起色,但是城市一切都還是安穩的,甚至比大漢大部分的城市都來的穩定。
聽說錢如軍安排去管理城市的,都是各個地方的罪犯,如果一個罪犯就能夠好好地管理城市,那麼他花這麼多錢,用這麼多的禮儀,去把這些有學問有才華的人聘請過來管理城市豈不是成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