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島學生提出的建議,錢汝君認為很可行,但是如果用人的速度向北出發,會耗費太多的時間,所以她想要用飛行的方式過去,想做到這點,她必須把學堂島的學生收到空間裡面,不能夠把她們留在銀河城。至少大部分的人,她必須帶走。
但是被她留下的學堂島學生,會有生命危險。
危險不是來自內部,而是外部。
銀河城開始讓外界人知道了。帶來貿易的同時,也帶來了危險。
住進銀河城的非錢汝君管控中的人,有十個人了。
銀河城現在大部分的人都受到她管制,有問題發生的時候,其實錢汝君都感應得到,大致上不會出什麼問題,如果有人想要造反,估計,就會被這些人圍攻了。
展示在這種人數比例上,不會出問題。
在腦中,把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再處理過一遍之後,錢汝君覺得北海之行是可行的。
皇帝把她留在草原上,估計不會短時間就命令她回去。
最有可能的情況,皇帝會把這個地方當做是她的封地。養肥了,再收回去宰殺。皇帝劉恆把這個地方當成他的封地的命令,估計不久之後也會回來。
皇帝傳旨的速度自然沒有錢家商隊那麼快,錢家長安商隊都還沒有來到草原,皇帝本身更不可能。現在皇帝估計還沒有走回長安。
糧草的補給,很成問題。草原的事情,皇帝估計還要回去,細細的思量。不會很快就發生反應。
皇帝在做事情的時候,其實大部分是靠以往的經驗,透過經驗法則來做事,皇帝不見得是聰明的人,依照經驗法則做事,出事的機會不高。
所以皇帝對於以前歷朝歷代的典章制度是非常注重的,就算以前的時代,大部分是屬於封建,但是春秋戰國很多,王公貴族也留下值得參考的典籍,只不過都是木頭。
古時候的歷史,跟大漢的歷史有非常大的差別,其實皇帝能夠參考的不多。
最主要能參考的也不過是秦帝國,年代還不久,皇帝本身也知道他的所作所為也會成為後世的標杆。每次遇到新的事情,總是會細細思量。
錢汝君帶給他的新事物非常多。讓皇帝劉恆舉步維艱。
錢汝君覺得,向北行走的確是非常符合她的環球旅遊的需求。
而且,在一個地方呆太久,對她的積分獲得是不利的,而且她喜歡看陌生的山山水水,雖然她不喜歡不便利的環境。
偏偏除了她特地經營出來的地方以外,生活其實是不便利的。
軌道交通,雖然可以把便利的房間送到車上讓她使用,但是偏偏軌道交通並不能夠四處遊走山上也去不了。不過,軌道交通,可以讓很多地方成為她可以逗留的房間,根據地多了很多。每一個車站都能夠形成一個安全的聚點。
不只是對錢汝君如此,對其他遊走八方的商人也是如此。
廣大的大漠並沒有軌道,雖然大漠是最適合鋪設軌道的地方。然而錢汝君並不想挑戰,大漢皇帝的神經。
在這個地方還沒有確實成為大漢的內地之前,大漢皇帝不會允許軌道交通的出現,所以錢汝君就必須想辦法。
草原人要成為漢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的交通工具必須用個人就可以使用,但是騎著馬對錢汝君來說,屁股疼不說,還要多準備一份吃食,雖然在草原上大部分的時候,要幫忙找到吃的東西,並不是太困難。
即使是,採用汽車運輸的,汽車也是需要帶著油料出門,因為在這個時代,是不會在路上有汽油存在的。
而煉油這種東西,到目前為止,只有秦皇島能夠發展出來,錢汝君不準,別的地方出現汙染性的工業,除非是大漢人民自己發展出來的,錢汝君才不會阻止。
即使大漢人民可以,從見識到錢汝君的發明,慢慢的想出這些東西的原理原則。
但是有些東西,尤其是高汙染性的東西,他們要發展出來,還需要非常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