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監的宣達旨意?”
雖然學堂的得學生都出去了,但是錢汝君在錢家農場可是有看門員的。
在附近種植的農場去,工作人員,隨時會幫忙照看錢汝君的住家。
當然他們在的距離有點遠,平常錢汝君是看不到他們的。
不過只要有人接近錢汝君的住家,他們就會過來通知。
通知的人不是別人,而是常駐在這裡的緋紅。
緋紅汝君直接以緋為姓,找了一個男人嫁了。比較,錢汝君已經放她自由身。而錢汝君沒有辦法庇護更多的自由民單身。
多婚多育是這個時代人的特色和義務。
到這個時期,大地上的人口還是起起落落的,沒有正式大幅度的增長。
有多少糧食,能養活多少人是固定的。
更何況,有些地主老財,並沒有把糧食賣出去。
其實,不是他不肯賣。而是賣了,也沒有這麼多人買的起。
買不起糧食人,只能死路一條。
所以皇帝對於沒有錢討妻子的男人,其實沒有什麼憐惜的。
他們想讓能養的起更多人的百姓,能多生一點。
女人喜歡嫁個富有的男人,對他們來說,是好處。
只要女人能嫁,能生,對於地方官員就是好事。
他可不管女人對人生有什麼追求。
在他們眼裡,女人和女人是不同的。
大部分的女人,包括他們的妻子,只能算是生育工具。
在大漢,男人有一個特殊現象,他們的戀愛物件,是男人。男人比較喜歡男人。
而女人,似乎不會比較喜歡女人。
因為女人天生就是敵手。隨時會搶掉女人的一口飯。
生育男孩的女人比較幸運,因為生育之後,你就多了一個身份,母親。
相較父親,母親的這個地位比較低,但是部分的孩子還是願意親近母親。並且給母親一口飯吃。
只有在這個時候,她們才能脫離不是人的囧境,正式被納入一個人的範疇。
所以女人即使是女的,還是比較喜歡男人。
因為男人,才能確保她的生存,並且提升她的地位。
這個時代,女人是不能擁有獨立地位的。
追根究底就是因為這個時代的工作崗位不足,女人在工作崗位的爭取時候,輸給男人了。
錢汝君的舉動,幫助了女人,但是並不是所有女人都感恩。
有些人,還挺享受不被當人看到日子。
不被當人看,就不會有做為人的義務。比起這些需要負擔的義務,不被當然看,可以被當花瓶看,對她來說,還比較幸福。
花瓶,相對於人,她們覺得日子更好,更有尊嚴。
既然能夠成為花瓶,怎麼願意當一個人呢!
在她們看起來,不願意當一個花瓶的女人,一定有問題。最大的問題,大概是這個女人很醜吧!
在大漢,女人是實用主義者,這個花瓶論,還頗有市場。
錢汝君以前是醜女人,估計是因為這樣,她就接受不了花瓶理論,並且想要拉大家下海,做個女權運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