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衛和宮女都被錢汝君整治過。比起來時,對錢汝君多了一分畏懼。
錢汝君突然發現,先把溫柔送回去,還真找不到講話的同伴。
這個時代,不告而別,算是一個大事件。
所以錢汝君讓慎夫人屋裡的人送他們到長安城問口,才回去跟黃門說她走了。
反正等黃門給皇帝通知,皇帝又能緩過勁處理的時候,錢汝君已經跑得不知道到哪裡了。
這一次出門,錢汝君不是沒有準備的。
這段時間,她沒有少跑少府,尤其是專門負責腳踏車生廠的單位。
別人到少府,少府裡面的人可以沒有時間理會。但錢汝君到少府,好茶好酒好果汁都端上來,除了問錢汝君有什麼吩咐以外,還問錢汝君有什麼指導。順便針對一些工序的問題,問錢汝君。
錢汝君對最後一項,不見得都懂,但她也不見得需要全部回答。
挑她懂得,回答一兩樣,少府上下就很滿意了。
而且錢汝君這次要少府做得事,也算改進少府的技術。被叫來的工匠,都很認真。能獲得好一點的技術,他們領得錢也會比較多,在工匠這個團隊裡,講話也能比較大聲。
錢汝君覺得現有的腳踏車,不能符合實際需要。最主要的是,平衡太難維持。畢竟大漢鋼鐵合金之類的,遠遠達不到需求。
後世有用厚紙板做的腳踏車,也能在路上走。但問題是,這個時代也沒有厚紙版。
錢汝君並不準備讓時代的跨度,走得那麼快,除了日常必須用品,錢汝君喜歡看世界慢慢進度的感覺。
感覺到周邊的人因不斷的進步而欣喜,無疑是令人開心的。
在錢汝君手把手的指導下,雖然少府並不能改進工藝技術,但是他們改進外型設計卻是沒有問題的。
錢汝君沒有要求少府的人改造她的單人腳踏車,而是給了他們多人腳踏車的改進建議。
現有的多人腳踏車就是個坑,大部分的力量都被浪費掉了。
錢汝君改進了他們力量傳輸的方式,並且改進車輪的設計方式,讓車留邊窄,比較不容易在顛簸的路面出現顛簸的很面的貨物都飛跳起來的情況。而且原本車箱不封閉,貨物顛起來都能倒在路邊。
也不是錢汝君想要運些什麼的東西,就是想要舒服一點。
到了最後,她嘆了一口氣,除非馬路經過改造,不然要改善顛簸只能是夢想。
想到後世,“家家有道路,戶戶通電燈”一個小小的地方,也花了二十年才完成。大漢是這麼大,別說電燈了,道路真的是一個大問題。
回頭看看長安城裡高大的建築,未央宮閃亮宮殿裡偉大的主人。
他們能不知道這個道理嗎?
嘆了口氣,他們真不知道。近在呎尺的樗縣縣城外錢家農場的中央水塔區,被稱為小長安的地方。他們看不到。別人有時間有閒心出城逛,但幾年下來,這些人卻不知道離開長安去看看。
他們固執的認為,長安就是最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