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回來是和劉斌那個小子一起回來的?劉斌,好像是先代的一個堂伯的後代。不是什麼重要人物……”
錢汝君在慎夫人這裡,很容易得到潚王爺的出身來歷。可惜,潚王爺劉斌這個人不太重要,所以慎夫人記憶裡,佔不到一個坑。不過,這也無所謂。在這個年代,不是親兄弟,就能做很多事。
錢汝君的確在考慮婚姻的問題,最起碼,年紀到了,她需要一個可以遮掩的婚姻。
但是,即使是名義上的丈夫,她也不希望對方在外面做出對不起她的事情。
她知道,她能給潚王爺什麼,換一個王妃的名義,似乎不是什麼大不了的。
至於離婚會不會造成困擾?錢汝君暫時不予考慮。
大漢並不是沒有離婚的案例,雖然大部分是男的休女的。沒有什麼男女彼此同意離婚的。
不過,王夫人的例子就在她眼前,她知道離婚還是可行的。
對於離婚的女人,只要不是傳出讓人髪指的惡行,在大漢,都是可以被原諒的。
因為難產而死的比率比較高,所以大漢的女人,是遠低於男人的。
物以稀為貴,一直都是成立的。
甚至大戶人家的大齡婢女要出嫁,都會受到歡迎。他們甚至不介意對方帶來公子老爺的種來改變自家的品種。只要最後祭拜的祖先不拜錯人就好了。
錢汝君同樣不是很在意這點。她覺得潚王爺是一個很好的談條件的物件。
因為他很有契約精神。
對皇族來說,婚姻本來就是講條件的重要砝碼。錢汝君不會因為她的想法,而對潚王爺劉斌有任何欠疚。
在長安城一畝三分地,錢汝君這個義公主,可比他這個旁支王爺尊貴多了。
在長安的皇族中,大部分人只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於潚國的變化,恐怕都沒有興趣關係。金麥城能被他們知道,也是軌道運輸的事業鋪得太大,佔有了他們國內的領地。或者說,跟他們產生了買賣關係。
潚國的興起,就好像明珠掩蓋在霧中。或許,在潚王爺過去之後,有會被迷霧重新掩蓋。再也發不出光芒。這是這時代的特徵。傳承,很難接續下去。能接下去的傳承,在後世,也可能因為不被世間所需要,而沒落。
潚王爺和金麥城,代表的是一種精神。
錢汝君死後,還有很多人可以幫她持續下去。不過,當政者卻能隨時讓它毀於一旦。
所以錢汝君必須做好她跟皇室的關係。這是她選擇住到慎夫人這裡的重要原因。
當然,她住的地點不是皇宮大內。而是她當初送給慎夫人的房子。不在皇宮裡,但卻在皇宮隔壁,竇皇后對這個房子,並沒有任何反對意見。
皇宮裡的一切,竇皇后天然地認為該在她的掌控之下,但皇宮外的一切,她就認為是她丈夫的管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