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YES!OH~~~YES!”
大雨滂沱。
范志毅絮絮叨叨說著,表情非常嚴肅。
場邊,看著角球處慶祝的弟子們,佩克爾曼卻是興奮的甩拳!
他興奮,不是因為進球!
且不說國足不強,光是友誼賽的進球本身就不那麼重要,有幾個球員會把友誼賽進球拉出來大吹特吹啊。
他興奮,是因為戰術打成了!
這一球的確是阿根廷精心設計的戰術,當然,不是為了國足設計的。
準確來說是為了備戰美洲盃的一次戰術實驗。
阿根廷現在是陳默與梅西的雙核體系,有點類似上賽季的巴薩,但是和巴薩一樣,阿根廷踢雙核其實也比較困難。
他佩克爾曼的戰術能力比裡傑卡爾德要強,畢竟他不僅帶著阿根廷打進過世界盃八強,同樣也帶著哥倫比亞打進過世界盃八強,當年J羅世界盃一球成名的名場面就是在他佩克爾曼的麾下踢出來的。
而且那一年哥倫比亞的主力中鋒法爾考還因傷缺陣。
帶著歷史上參加過14次世界盃卻只有一次小組出線,並且還傷病滿營的哥倫比亞打進世界盃八強。
佩克爾曼的戰術能力絕對很頂,只不過比起巴薩的教練戰術能力不強,國家隊的問題在於一起踢球的時間相對比較短。
陳默和迪馬利亞這些俱樂部隊友以及發小梅西肯定沒問題,但足球是團隊運動,特別是他們阿根廷還要踢走鋼絲一般的高位壓迫。
高位壓迫就是全隊壓迫,哪一環出問題都可能會導致雪崩效應。
像薩內蒂啊斯卡洛尼還有阿奎羅這些傢伙,陳默和他們關係好是好,但與他們一年也就聚在一起踢十來場比賽,過於精細的戰術佈置很難消化,反而容易起到反效果。
所以佩克爾曼退而求其次。
不是讓所有球員直接圍繞著兩人展開戰術佈置,而是一個一個來。
先圍繞陳默與梅西其中一人踢,等其中一人制造殺傷,牽制對方更多防守球員以後,再轉換進攻核心。
毫無疑問,這樣打,進攻火力肯定不會發揮到最大,戰術的突然性變化也相對較少,但這是相對最穩定,同時能讓球員在短時間內最容易吸收接納的一種踢法。
就像剛剛這一球,這就是典型的單核踢法,而且是以陳默為核心的單核踢法。
雖然最後終結是由梅西來終結,但在終結之前,所有人,包括梅西,都根據陳默的跑位來跑位。
這種情況下,磨合度不算頂尖的阿根廷球員思維就不容易亂。
但關鍵是陳默能不能給隊友製造出空間!
他的狀態夠不夠好!
如果是歐冠之前,佩克爾曼其實是一點不慌,但歐冠結束,陳默二度歐洲封王之後他反而有點慌了。
世界盃。
世界盃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