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此人桀驁不馴,常常無視主公命令。之前擊敗張燕,雖然呂布功勞甚大,但卻是他自己擅自行動。我還聽聞此人常以主公恩人自居。”
“夠了。”
袁紹打斷逢紀的話。
袁紹臉色陰晴不定,他以前只想藉助呂布天下第一勇士的名頭,認為這樣會有助於自己招募人才,只是沒想到呂布實在難以馴服。
“主公,我也贊同元圖所言,呂布乃是隱患,還請主公儘早除之,避免與公孫瓚作戰時橫生枝節。”
田豐也開口表示贊同逢紀所言,但是逢紀卻絲毫沒有領情。
見自己兩位謀士意見一致,袁紹也下定了決心,這呂布絕不能留了。
於是他當即下令招呂布前來,有事與他相商。
呂布這段時間也過的很難受,袁紹顯然在可以打壓他。
“我呂奉先不但為袁家報了大仇,還幫他擊退張燕軍隊,結果這人卻絲毫不肯放權給我。”
收到袁紹命令的時候,呂布正在帳中飲酒。
他隨即騎上赤兔,向著袁紹的大營走去。
“如果此次袁本初安排事情於我,我必然要求更多的軍隊,不容他不準。”
呂布暗暗下決心。
來到袁紹軍營之時天色已黑,呂布聽聞袁紹此時不在大營,加上酒意上來了,就隨便找了一個帳篷休息,準備明日再見袁紹。
夜間他聽到帳外有人談話,說是袁紹對呂布總總不滿,似乎想要除掉呂布。
聽聞此言,呂布頓時冷汗直冒,酒意也被嚇醒了過來。
等到外面的聲響消失,呂布也不敢再做停留,起身離開了袁紹的大營。
就在呂布走後沒多久,一支刀斧手就衝進了呂布的帳篷,對著床上就是一頓亂砍。
得知呂布已經被砍成了肉泥,袁紹這才送了一口氣。
不想第二天清早就有人來報,呂布沒死,床上根本沒人。
袁紹一下就驚醒過來,下令追擊呂布,絕不能讓他逃離,不然對自己的名譽有損。
為了躲避追擊,呂布只能走偏僻的小路,所以速度並不快。
他想去幷州投靠韓遂,卻不想中途還是被袁紹的追兵給追上了。
但是面對呂布強大的武力,追兵根本不敢靠近,最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呂布騎著赤兔馬飛快的離去。
在前往幷州的途中,呂布路經陳留,被陳留太守張邈盛情款待,兩人歃血為盟,發誓結好。
輾轉反側之間,時間已經來到了初平四年五月。
幷州與涼州的交界處,涼州張遼率領十萬大軍與匈奴右賢王去卑對峙,匈奴軍隊八萬,後來又有鮮卑扶羅韓率領兩萬軍隊加入,總兵力也達到了十萬。
白波黃巾負責他們的軍資糧餉,一時之間相持不下。
期間小戰不斷,雙方互有勝負,總的來說還是涼州軍這邊佔著裝備優勢勝場較多。
只是雙方都忌憚對方的兵力,不敢貿然發動大戰。
袁紹也正式開始了與公孫瓚的大戰,身為平原相的劉備也帶著自己的兩位義弟加入了進來。
總的來說袁紹兵多糧足,文臣武將眾多,佔據一定的優勢。
公孫瓚雖然兵少,但他手下之兵大多是護衛大漢邊境的邊軍,與烏桓、鮮卑等外族多次大戰,可謂身經百戰,所以縱使兵力不如袁紹,卻也戰的有聲有色。
尤其是公孫瓚麾下一支精銳騎兵,因為公孫瓚被稱為白馬將軍,所以這支騎兵皆自稱白馬義從,在對抗袁紹之時屢立奇功。
尤其是其中一員白袍小將,更是槍法如龍,所對之敵,極少有能支撐數個回合的。
就在袁紹與公孫瓚大戰之時,譙縣有一富戶正在舉家搬遷。
他就是曹操之父曹嵩。
曹嵩原是夏侯家的子弟,因為曹騰為了陪漢桓帝讀書,淨身做了小黃門,曹嵩就被過繼給了曹騰。
之後曹騰因為扶立漢桓帝有功,受封費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