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將軍,這樣不行啊,兵力太分散了。”
韓遂有些擔憂的說道。
因為秦華的命令,張遼出征西域已經有一年了。
但是除了前期與敵人打過兩次硬戰後,這些西域盜匪都開始分散開來。
張遼只有四萬軍隊,而且根據秦華的命令,他們還需要分兵駐守在沿路的驛站,守護驛站的修建。
所以此時張遼麾下已經只剩下了四千鐵鷹騎兵和三千陷陣營。
“韓遂大人無需擔憂,我正是希望他們此時來攻,這樣才能一勞永逸。”
“你是說...”
韓遂似乎明白了什麼,兩人一陣竊竊私語後,韓遂就帶著四千鐵鷹騎兵離開了大營。
韓遂此行的目的是大宛國,據說是要大宛國進獻戰馬。
就這樣,張遼的大營只剩下了不到四千士卒。
“首領,漢軍大營現在就剩下了四千士兵,我們是不是可以攻擊了?”
在一座懸崖之上,正有數名騎士在關注下方大營的一舉一動。
張遼大營駐紮在一出山坡下方不遠處,背後靠著懸崖峭壁,除了右側的山坡,前方都是開闊一片,根本無法隱藏軍隊的蹤跡。
半天雲思考了一會,又在懸崖上觀察了許久,最終確定張遼大營之中確實只剩下了幾千人。
“走,召集隊伍。”
說完半天雲調轉馬頭,率先離開,其餘人緊隨其後。
自此張遼軍隊進入西域後,他們已經很久開張了,也正是因為如此,半天雲雖然在最初與張遼的戰鬥中損失了近一半的隊伍,現在卻依然擁有一萬多人的軍隊。
這些軍隊都是由其他小股的盜匪加入形成的。
半天雲以自己的號召力,加上漢軍的威脅為藉口,整編了西域近半盜匪,只是這種規模的盜匪卻依然不是張遼的對手,所以他們只能躲藏起來,等待時機。
現在好不容易漢軍兵力分散,主帥大營只留下不到四千士卒,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半天雲的軍隊就隱藏在附近的小山之中,因為躲藏的時間太久,已經開始出現逃兵,現在只剩下一萬四千餘人。
“首領,我覺得漢軍似乎有陰謀,他們足有四萬大軍,怎麼可能會將兵力如此分散?”
有一名小盜匪團的首領對著半天雲說道。
“哼,那是漢軍不將我們放在眼裡,之前幾戰交鋒,我們損失慘重,漢軍的損失卻極小,所以他們就認為我們非常弱小,而且漢軍現在真正修建堡壘,打通商路,他們只能將兵力分散開來。”
說完半天雲對著另一人說道:“莫合,你的人偵查過大營附近了嗎?有沒有埋伏?”
“報告首領,我的人已經偵查過漢軍大營附近三十里的地方,並沒有伏兵。那支騎兵也確實是往大宛國去了。”
“怎麼樣,現在你們還反對出兵嗎?”
半天雲這次是看向其他所有的小首領說道。
“聽從首領安排。”
這些人見半天雲已經做過偵查,也就同意出兵了,他也都厭倦了這種躲藏的生活,最關鍵的是他們的糧草經過這麼久的消耗已經難以為繼,如果再不能擊敗漢軍,他們就只有各回各家了。
張遼此時正坐在大營之中,半天雲派遣人手來偵查他的情況,張遼又何嘗沒有偵查過他們的情況呢?
只是張遼派出的並非漢軍士卒,而是在找了西域人作為斥候。
因為他們的語言、服飾都一樣,加上漢軍本身也有自己的斥候出動,所以這些西域斥候就被很好的隱藏了下來。
張遼其實早已得知半天雲的軍隊就在附近,他選擇的紮營的地點也是經過考察的,目的就是為了等待半天雲現身。
如果直接突襲他們的位置,以這些西域盜匪對環境的熟悉程度,張遼並不能將他們一網打盡,只有引誘他們主動出擊,才有全殲他們的機會。
終於在張遼分出了絕大部分兵力後,他們開始按捺不住了。
“將軍,密探來報,半天雲的軍隊已經開始集結。”
“好,速去做準備,我要給他們送上一份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