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號。
就在阿里和遠方這些企業還在籌備大戰的時候,華夏經濟領域再次有了動靜。
籌備十年之久的創業板,宣佈明天正式上線了。
而第一批申請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也都稽核透過。
19號,週一,華夏第一批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會正式開通股票交易。
這一次,總共有28家中小企業透過稽核,19號集體在創業板上市。
創業板和A股的差別其實不算太大,不過創業板目前只能算預備役,專門為中小企業準備的融資平臺。
A股上市稽核條件要高不少,一些無法在A股上市的企業,這次都紛紛選擇了創業板。
一時間,雖然準備上市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可勝在上市的企業多,又是創業板首次開市,也引起了不少人關注。
其中,比較引人矚目的便是這次選擇在創業板上市的華誼兄弟。
在華夏,娛樂公司,或者說文化傳媒企業,目前還沒有一家在A股上市的。
之前,華誼宣稱要成為A股第一娛樂公司。
這次卻是選擇了創業板,一些專家紛紛發表觀點,認為可能是受到東星娛樂的影響,華誼兄弟不敢繼續等待下去。
東星娛樂成立時間不長,可發展極為迅速。
幾部大火的電視劇,現在依舊在各大電視臺迴圈播放。
幾款綜藝節目,更是成為目前網路點選量、電視臺收視率的前三甲。
不是進了前三甲,而是前三全包!
除了在電影出品上,東星稍弱一些,其他領域都發展的極為迅速。
另外東星收購了新影聯,拿下了北方大半的院線市場,在南方,目前也迅速擴張,有望爭奪華夏院線第一的位置。
再加上東星和邵氏的收購程序已經開始進入正式交接階段,拿下了TVB之後的東星,實力會再次暴漲。
面對這樣的競爭對手,或者已經不能說是競爭對手,而是業內霸主企業,華誼自然不敢繼續等待下去。
選擇創業板上市,一方面是為了融資擴大在院線上的佈局,另一方面也是樹立信心,防止被東星挖牆腳。
華誼雖然成立的時間不短,可實際上目前也只是靠一些少數的大咖藝人知名導演支撐局面。
整體實力上,華誼還有很多短板。
比起東星的財大氣粗,背靠多座大山,華誼雖然藝人資源不少,可背後資本卻是不強。
唯一比較強大的投資方,應該算是馬昀了。
馬昀前幾年,在華誼有一些投資,目前還持有華誼2700萬股股票。
對於上市發行4200萬股,上市後總股本16800萬股的華誼而言,馬昀持股比例不算低。
可之前馬昀還算華誼的底氣之一,現在卻是無法給華誼帶來和東星競爭的底氣。
東星砸錢的手段,讓這些娛樂公司看的瞠目結舌。
什麼叫財大氣粗,這就是!
這幾年,東星這邊光是收購企業,收購院線,砸進去就有幾十億了。
這次更暴力,收購TVB股份,以及一塊地皮,砸了80億人民幣出去。
對於這種動輒投資百億以上的娛樂公司,華夏的文化娛樂公司再也沒有任何底氣和對方競爭。
趁著東星還沒徹底完成資源整合之前,先上市吸引一波關注力,再融資點錢,這就是目前大部分娛樂公司的想法。
而專家在分析華誼的時候,也用了東星做對比。
對比之後,更是有人發出預判,這可能是馬昀和李東對決的開胃菜。
李東在東星持有股份,馬昀在華誼持有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