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上。
李東在酒店房間,約見了摩根士丹利的人。
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作為美國五大投行之二,當然,雷曼倒閉後,就是四大投行了。
這兩家,其實原本是一家人。
摩根士丹利,按照原則來說,其實還是摩根大通的兒子。
不過外界都喜歡稱呼摩根士丹利為大摩,摩根大通為小摩,典型的大頭兒子小頭爸爸。
之所以這麼稱呼,不是摩根士丹利的實力比摩根大通強,實際上總體實力還要弱一些。
可在投資領域,摩根士丹利絕對比摩根大通要強。
對資本的運用,摩根士丹利做到了極限。
國內外,摩根士丹利都做出了很多知名案例。
而在國內,摩根士丹利也做到了巔峰,業內很多知名的企業都接受過對方的投資,也最後都被坑的絕望。
永樂的例子,之前說過。
另外就是蒙牛那邊,其實摩根士丹利最喜歡和國內企業簽訂對賭協議,每次都大勝而歸。
永樂和大摩的對賭協議,最後以永樂無法完成協議,最終不得不投靠了國美,這其實就是大摩運作的。
而蒙牛也一樣,當初和大摩簽訂了對賭協議。
當然,蒙牛的結局要好一點,最終完成了目標,可完成目標,就代表著大摩大賺一筆。
他們簽訂對賭協議,一般條件都很難達成。
一旦達成了,那就代表利潤超乎想象。
李東從不覺得,這些資本機構是救世主,他們喝起血來,比任何人都要兇殘。
可有時候,你不得不去尋求他們的幫助。
比如這次,李東就不得不和對方談合作,而且還是站在被動者的身份上來尋求合作。
他私下約談大摩的人,對方又不傻,哪還不知道他的目的所在。
其實大摩這邊收到訊息的時候也驚訝的無以復加,可緊接著,他們就興奮的無以復加!
因為他們知道,機會來了!
痛宰李東的機會來了!
之前投資微博不算,那時候,微博估值有些超乎預料,最終融資後估值高達31.2億美元!
這比他們預算的要高很多,其實在當時也談不上賺不賺。
那一次,只能說大家正常做生意,投行們並未撿到便宜。
可這一次不同!
李東私下約見他們這些國美股東,談國美股份的事,志在國美,作為國美的大股東之一,大摩就掌握了主動權。
大摩這邊也很重視,華夏區的負責人,這時候只是跟班。
大摩總部那邊,親自派了一位高管帶著團隊來和李東談判。
……
很多時候,別人都覺得大鼻子老外很直接。
然而,李東從不這麼認為。
認為這些老外耿直的人,一定是沒見過那些奸猾的資本家!
兩邊剛開始會談,對面的大鼻子老外就言出驚人,用著流利至極的漢語告訴李東,“國美在Morgan Stanley內部評估價值在200億美元之上!”
2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