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的觀察期縮短,意味著我下次就能透過了把?”安德森裝傻。
這種時候,追問“哪裡有問題”,或者自白“我明明沒有問題”都是愚蠢的行為,前者意味著被評估者試圖揣測評估專案,而後者意味著評估者已經完全知道評估專案有哪些,全都會增加“刑期”。
呵……如果自己當初就想通這完全不是什麼評估,而是不相信“救世主”存在的那幫人在使絆子,根本不會那麼老實地什麼都說。
“嗯……或許吧。”評估師又輸入了什麼。
毫無疑問,這個回答是正確的,自己被評估的,根本不是背叛或間諜的可能,而是“能否融入人類社會”或者說“社會接受度”。
如果自己表現出接受現在生活狀態的傾向,那些不相信“救世主”存在的傢伙或許就不會把自己“雪藏”下去了,畢竟正面戰場始終是缺人的。
這個不相信“救世主”存在的派系或許也在為人類爭取出路,但卻不希望採用“救世主在虛擬空間同核心程式大戰一場,畢其功於一役”這種辦法,而是積蓄力量,緩緩圖之。
而面對不知多少倍的硬實力差距,他們要怎麼個“圖”法,就不得而知了,或許他們自己都不清楚。
“那麼,我這就告辭了,下午公司還有工作。”安德森起身告辭。
“唔。”評估師看了他一眼,又新增了幾個字。
這仍然是加分項,安德森離開評估室時,默默想道,即使隨時可能離開,也要先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
不出意外的話,這三個月,就是自己留在錫安最後的期限了。
————
哥譚日報社。
“嗨,托馬斯,檢查結果如何?”
安德森剛剛踏入公司大門,便迎面遇到一個白襯衣、棕色西裝外套和西褲的黑髮女子,她似乎正在急匆匆外出,看到他時眼前一亮,主動搭話。
“一切正常,大約三個月後就能解除限制了。”安德森點頭。
“那正好,”她一把抓住安德森的手臂:“我這裡有個大新聞的線索,但還少個搭檔,你跟我一起去!”
“等等,瑪莎,”安德森被她使勁拽著往外走,一時也不好發力掙脫:“主編讓我回來之後去見他。”
“哈,別管詹姆斯那個老糊塗,他只會讓你去報道大學橄欖球比賽。”女子直接把剛剛走進報社的安德森又扯了出去。
路過的其他報社同事紛紛露出理解和同情的神色。
“好了,瑪莎,我自己走,你先告訴我我們要去哪裡。”拜託路過的同時給主編帶話之後,安德森輕輕發力掙開了她。
安德森從“心理評估”的第二個半年開始,被安排到《哥譚日報》任職,但由於他不被允許接觸網路,不能擔任編輯,所以擔任的職位是前方記者。
主編喬納·詹姆斯是個追求穩定平和的人,不喜歡報道重大或有爭議的事件,但瑪莎·凱恩(MarthaKane)不同,她認為沒有值得一讀內容的報紙還不如廢紙,時不時主動闖進重大事件甚至違法犯罪的現場進行報道。
當然,違法犯罪,在錫安為追求復古而重現1999年的地球時,以70億人口的巨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重現出當時的各種弊端,並出現了符合時間背景的犯罪者。
不過,隨時監控著錫安,完全可以進行阻止的神堡卻沒有制止的意思,很顯然,犯罪也是這個“復古世界”“玩法”的一部分,只不過成本比較高而已。
仔細想想,在真正每個細節都被Grox控制著的“矩陣世界”中,同樣也有類似的行為,那個控制著人類的超級AI同樣沒打算管人類的自相殘殺。
很顯然,無論是哪方,其科技都足以保證被以1999年的手段傷害的人類不會死亡,而類似的事件中的人類行為和心理都是值得研究的物件。
基於同樣的理由,整個錫安都沒有死刑,據安德森所知,哥譚所有的罪犯都會被送到“阿卡姆瘋人院(Arkum)”進行治療。
不過,就算不會死,也沒有冒著被罪犯傷害的危險去進行報道的必要,安德森曾經勸過瑪莎幾次,但她每次都固執己見。
“我們去這裡,”瑪莎看安德森確實跟上來之後,掏出一張工廠的照片:“一夥犯罪分子要搶劫ACE化工廠(ACEc),我們提前搶個好位置,把全過程拍下來,明天的報紙一定大賣!”
“……”安德森默默嘆了口氣。
且不提機械奴役了大部分人類,而此時人類的科技已經足以在星際飛行的這個大前提,那些罪犯為什麼要搶劫區區一座化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