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的話,原本信誓旦旦地說走了,結果忽然跑回來說:‘忘了說再見,所以回來說一聲’?’我分析了一下此時的情形:‘這姐姐怕是個傻的。’
【沒有說再見,所以我不會把它當成離別。】蠢系統不知在飈什麼文藝臺詞。
‘明明說了‘有機會回來看你’,竟然不算嗎?’
【至少在催化劑那裡不算,】蠢系統聽上去有點幸災樂禍:【是不是體會到了一點點世界意識不講道理時的無奈?】
‘也就一般,’我讓瑪蕾菲雅在冰封王座上換了個姿勢:‘那麼,就把她留在這邊的亞空間裡好了,真有空回來再說,反正還有四十一個化身可以用。’
【不不,只剩四十個咯~】蠢系統這次是明顯的幸災樂禍:【賽博勒克斯那裡的‘伊莉雅’也算一個。】
‘所以判斷標準是什麼啊?’
我原本只是吐槽,不料提示姐姐竟然真的回應了。
【提示:以任何個體的身份進行‘第一人稱’言行時,視為消耗一次化身機會,該個體包括但不限於‘影視角色’、‘社交賬號’、‘虛擬形象’、‘遊戲人物’、‘特攝戲服’,但不包括透過喬裝、化妝、變形、進化等個體能力造成的變化。】
‘特攝戲服是什麼鬼?如果瑪蕾菲雅去弄一身奧特曼的皮套——’
【——那她就能變成光。】
‘……’
蠢系統接話接的太過完美以至於我不知道怎麼吐槽回去。
總結來說的話,如果我一開始就有這個特質,那麼“伊莉雅”和“冬之聖女”不會消耗次數,但“澤拉·佩什”的幾個形象會消耗,“江左梅林”和“華南老仙”不會消耗次數,但“麟好”的幾次轉生都會消耗。
如果這個化身數量限制只是像遊戲裡那樣限制“人物建立數量”也就算了,沒有出場機會的化身就當倉管,但問題在於我這裡還有個“覺醒自我意識”特質,只要一段時間不管某個化身,她就幾乎一定會覺醒自我意識。
說不定賽博勒克斯那邊的“伊莉雅”已經結束了AFK,正在很歡快地同朋友們打本升級呢。
【你可以悄悄回去看一下。】
‘算了吧,如果沒覺醒還好,一旦已經覺醒,我這個行為就叫頂號,還會順便把新生的意識給抹掉。’
【那你就不擔心把瑪蕾菲雅留在這裡之後也會覺醒嗎?】
‘這個嘛……她有點不同,’我又看了看穩穩坐在冰封王座上的瑪蕾菲雅:‘她似乎在第一聯盟的靈能者那裡頂了個能壓制四小販的【輪迴之終末】身份,形象是艾莎加巫妖王,又被催化劑認做姐姐,多重限制之下,如果沒有我的位格加持,僅僅作為【群體意識的造物】能力差得遠,應該是不夠資格覺醒自我意識的。’
【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相比之下,賽博勒克斯那邊的伊莉雅只有一個虛擬空間裡玩遊戲玩的好的特性,覺醒起來毫無壓力,根本不用進行確認。’
【哦……那就把瑪蕾菲雅放在這裡好了,直接去看看綠光的發展?】
‘不? 你沒發現還有另一個問題嗎?’
【啊?什麼問題?】
‘就是……’
瑪蕾菲雅起身抬手,向王座下面的小雪人揮出一陣劇烈的寒風,小雪人猝不及防下連翻了幾個跟頭? 然後砰地一下變成了一頭巨大的雪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