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做夢的時候,從高處掉落是常見的驚醒橋段。
從理論上來講,是因為人類“不會飛行”這個刻在DNA裡的“初始設定”在此時引起的死亡恐懼造成的,如果鳥類會做夢,這個場景對它來說就只是日常而已。
舉個簡單的例子,玩昆特牌系列的時候,手一滑讓傑洛特(Geralt)從兩層樓高的地方掉下去,肯定會心裡一涼,但玩中世紀無雙系列的時候,看著艾吉奧(Ezio)在一聲鷹嘯後從天而降,除了有點擔心會不會出BUG之外基本是心如止水的。
所以,遭遇這種透過靈子轉移後突兀的“掉落”,我也只是略感驚奇而已,如果這是某人想把我“嚇醒”,卻是沒門。
呼——唰——
在之前驚鴻一瞥的森林景色向上“飛走”一段時間之後,我逐漸感覺到了“自己”的存在,但仍然不能行動,僅能感覺到一些來自“外界”的反饋。
比如,我此時應該是一個背朝下臉朝上,四腳朝天的愚蠢姿勢,下方不斷有陰冷的氣息向上吹拂,但不能確定是因為掉落引起的感受還是真的寒風。
除此之外,在獲得“感知”之後,我已經向下穿透了兩層“屏障”。
並非是牆壁或水面那樣的“撞穿”或“浸沒”,而是在“掉落”過程中有一段路程的阻力稍稍大了那麼一點,過後又恢復正常,硬要比喻的話,就像……鳥兒穿過了一朵雲?
不……智商正常的鳥兒是不會往雲裡鑽的吧?
還有一點就是,我每次穿透一層“雲”,就會感覺自己更加“凝實”一些。
初步的判斷是,這次“召喚”因為出了某種事故而沒有完成,那些“雲朵”起到的作用就是,將處於“聯絡英靈”、“召喚靈基”之後,“塑造身體”這一被打斷的步驟補充完整。
林好補完計劃……聽起來好蠢啊。
呼呼——唰——
又穿透一層“雲朵”之後,我發現“視野”裡似乎多了些東西。
無邊無際的黑色背景中,存在著零零星星“顏色更加深”的黑色煙霧,要比喻的話,就像一臺顯示器,即使同樣是滿屏黑色,但“斷電”狀態當然要比“黑屏”狀態要黑一些。
與遍佈四面八方的“黑屏”世界不同,這些“斷電”黑霧大致呈橢圓形或長條型,但因為沒有參照物無法判斷具體大小,它們三五成群地四處遊蕩,一些比較近的還嘗試向我接近,不過卻無法追上我“掉落”的速度,追了一段時間之後只得悻悻停下。
呼——呼——
又一層,再一層,隨著不斷下降,穿透一層又一層的“雲朵”,我逐漸看清了那“雲朵”的真面目。
它是一堵由大部分“淺黑”混合少量“深黑”所組成的“牆”,雖然看起來沒什麼特殊之處,被我一穿就過,但卻能將那些“深黑”完全隔絕,不,應該說,它能把所有接近它的“深黑”吸收或吞噬成它的一部分,導致“深黑”對它避之不及。
除此之外,每一面牆“下方”的深黑色的雲霧都明顯比其“上方”要多,而隨著它們數目的增多,原本那種懶懶散散漫無目的遊蕩的行為模式也消失不見。
在新的一層“雲朵牆”下方,由於深黑雲霧的密度已經不小,如果什麼也不做,處於“牆”附近的黑霧很容易被其他同類擠到牆壁上糊牆,所以這些深黑雲霧已經開始主動移動以求遠離雲朵牆,任何阻礙它們離開或者把它們往牆壁上擠的其他黑霧都會被它們當做敵人攻擊。
不過因為大家都是霧氣,所謂攻擊也只是互相頂撞而已,也不可能出現什麼火花四濺的情景,於是從視覺效果來看,只是那些黑霧開始主動移動,把自己拉成了長條,在雲朵牆之間互相穿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