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
哥譚,海上餐廳。
“【嗨,蝙蝠,想我了嗎?】”
“不準叫我蝙蝠!你這個傻大個!”
“【但你的朋友們都叫你蝙蝠。】”
“他們不是我的朋友!”
“你太令我們傷心了,布魯斯。”
“我還以為我們早就是朋友了,布魯斯。”
“你們兩個閉嘴!”
新撞開的窟窿很快就被補上了,並沒有影響冰山餐廳的正常營業,唯一的問題就是海上餐廳幼兒園又多了一個常客。
沙贊,或者說比利·巴特森,一個來自福西特市(Fawcett City)的13歲男孩。
據比利自己說,他自小就是個孤兒,一直在那個城市獨有的“社會安置系統”所安排的不同寄養家庭中長大,目前和其他同樣因為無法產生認同感而無法長時間呆在“別人家”的孤兒兄弟姐妹們共同生活在一個專門收養這種孤兒的特殊寄養家庭中。
在被擊落……咳,在被雷噼下來之前,他剛剛為了幫同住的孤兒兄弟打抱不平而教訓了學校裡的惡霸,在逃跑的路上意外到了一個叫“永恆之巖”的地方。
在那裡,他遇到了一個叫“沙贊”的巫師,並透過了他的考驗,獲得了變身成“沙贊”的能力,只要他說出“沙贊”這個詞,就會變成一個胸口有閃電的奇怪大漢,而只要再說一次“沙贊”就能變回來,巫師“沙贊”明確警告過他,如果他濫用這種力量,就會收回變身成“沙贊”的能力。
身為一個貪玩的小男孩,比利對這些話自然是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前腳信誓旦旦地離開永恆之巖,後腳就滿地球亂飛,最終被哥譚的……呃,“防空炮”給打了下來。
別人怎麼想金晶不知道,但她個人非常相信“沙贊”不會去做壞事,因為他在介紹這段往事時,不受控制地變大變小了至少六次。
他現在的智力程度完全是一個普通的小男孩,他竟然很天真地覺得布魯斯只是不喜歡這個外號,而沒發現那是布魯斯在避免他未來察覺到之後的尷尬。
蝙蝠,Bat,比利·巴特森,Billy Batson,比利·蝙蝠兒子。
所羅門的智慧呢?摸魚去了?
原本“哥譚影子議會”是有意在自己的計劃中稍稍藉助一下這位“沙贊”的力量的,但發現他的智力完全跟不上之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決定等他長大成年之後再說。
貓頭鷹法庭,亞特蘭蒂斯,永恆之巖的巫師……他們對世界觀頻繁傾覆這種事竟然一副適應良好的樣子,你們可是原住民而非輪迴者哎?
或許,他們採用的方法是“以哥譚為錨點判斷這些事是否重要”,貓頭鷹法庭事關哥譚的控制權,必須立刻處理,亞特蘭蒂斯距離比較遠,提前做好應對即可,永恆之巖?神明之力?傳承只有一個人?無視之。
“比利,”金晶一邊聽孩子們吵吵嚷嚷一邊安排餐廳的工作,等他們大致吵完之後才開口:“你要不要給你的‘大人形態’換個名字?”
“什麼?我覺得‘沙贊’——”
卡察!
“……挺好的。”
被憑空一道雷從大人噼成小孩的比利慢慢說出後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