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為東方科技站臺
第524章為東方科技站臺
張瀟的一番話,倒是提醒了胡楊。
企業要發展,不可能沒完沒了的投入。如果不能形成自我正向迴圈,那麼企業倒閉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問題回到微電子裝置公司,就像他們已經成功研製了90nm光刻機,但由於訂單不足,就不能形成規模效益。
這個時候,其實張瀟最需要的就是訂單。
“張董,回頭我和芯通國際以及魅力半導體商量一下。如果他們有這方面的需求,儘量讓他們從微電子裝置採購。不過,生產成本你們要儘量控制好,價格不能比國外同類產品高出太多。”
胡楊覺得,價格相差如果在5%10%之間,還能勉強接受。如果超出這個範圍,他也不好說服芯通國際等兩家企業、
張瀟不禁覺得自己眼前一亮,他同樣很清楚訂單的重要性。如果有了足夠的訂單,產品的價格肯定會逐漸降下來的。
這一點不用懷疑。
凡是國產化應用做的好的產品,價格就一定能大幅度的下降,從而將一些習慣賺取暴利的國外公司,從國內市場上給趕出去。
什麼叫“壟斷暴利粉碎機”?這就是了。只要國內能成功突破某項技術,那麼就一定能應用這項技術把產品做到白菜價。
國內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所有工業門類都齊全的國家,如果不是起步晚、基礎差,再加上歐美一些國家的技術封鎖和專利壁壘,說不定國內已經吃下了所有高中低端的產業鏈。
但首先,任何一家企業的崛起,必須要先活下去。
中午,胡楊做東,喊上張瀟、孟如松以及薩弘禮,找了個地方一起吃午飯。
幾人邊吃邊聊,主要就是談及了微電子裝置公司90nm光刻機的銷售問題。
“孟總,你們是不是可以考慮進幾臺90nm光刻裝置?反正芯通國際未來會加強和華芯的合作,一些對製程工藝要求沒那麼高的產品,都可以儘量把訂單接下來。”
如果有了國產裝置,芯通國際完全可以給包括華芯在內的國內企業代工。不管是生產航天晶片還是軍工晶片,就不用再看別國的臉色。
而有了一定數量訂單的微電子裝置公司,也可以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從而進行改進,這還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
這才是胡楊心目中雙贏的結果,國內半導體企業的確需要互相扶持。因為一個產業鏈缺少了哪一個環節,在面臨外來壓力的情況下都會出問題。
孟如松倒是答應的很痛快,哪怕是價格稍高一點都無所謂。他很清楚現在幫助國內光刻機公司,就是在幫自己。
薩弘禮沒有決定權,不過他從企業的實際需要出發,倒是建議胡楊同意購入一批90nm光刻裝置。
存貯晶片和邏輯晶片的技術發展路徑不太一樣,一般來說儲存晶片的製程要低於邏輯晶片的製程。不過在90nm這個節點,倒可以做到通用。
張瀟聽完兩人的表態,心裡對胡楊的感激之情又進了一步。有很多國產裝備發展不起來,也不見得就完全是技術的原因,產品無法開啟銷路也是個大問題。
“孟總,薩總,非常感謝你們兩家企業能伸出援手。說實話,如果沒有產品訂單,我們的研發工作也沒辦法做到一直往下推進。”
張瀟很慶幸微電子裝置屬於匯嘉系的一員,哪怕僅僅是外圍企業都好。企業完全靠自己的單打獨鬥是不行的,關鍵時刻真的需要有人能幫一把。
隨後幾天,芯通國際和魅力半導體向微電子裝置下了訂單,各自採購了數量不等的高階光刻裝置,總價值將近25億元。
兩家企業也適時釋出了公告,不過倒沒有引起什麼關注度,可以說連個小水花都沒有濺起來。
胡楊在魔都呆了差不多十天,才讓吳馨慧申請航線,直飛京城。
京城的京都大廈已經正式完工,不過胡楊沒有親自去參加竣工儀式,儀式是由許有年和葉崇代表他出席的。
這棟大廈是胡楊旗下第四棟5A級寫字樓,坐落於京城繁華的CBD中心區域。
這段時間,匯嘉國際投資(京城)公司已經搬入了京都大廈,物業管理以及各項服務工作都已經到位,大廈的出租率正在逐漸攀升。
“胡總,你的辦公室在99層,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整個京城的風貌。這一層除了有兩間會議室之外,其餘都是屬於你的辦公區域。”
在京都大廈,葉崇帶這胡楊等人來到了99層。
胡楊辦公區的格局,和以往沒有大的區別。除了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還有小會客室、小餐廳、休息室、健身房、以及助理、秘書、安保人員的辦公室等。
當然,地下車庫的專用停車區,以及專屬直達電梯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