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重擔,全部壓在藺梓怡,瘦弱的肩膀上。
藺梓怡只覺得胸口陣陣發悶,數次想要逃避。
可是最後關頭,全都忍了下來。
決不能辜負秦家的信任!
“陳東家,自從秦氏糧號開到延壽縣以來,咱們就是老主顧了。”
“你應該明白,我們秦氏糧號,絕沒有趙瓚說得這麼不堪。”
陳康可不好忽悠,自然明白,趙瓚剛才那番話,不過是賊喊捉賊罷了。
若不是趙家使壞,延壽縣又豈會亂套?
可是......
陳康信不信,又有什麼意義?
商客不遠千里來到延壽縣,只在乎一件事,便是能不能賺到錢。
畢竟很多客商,將全部身家,都壓在了糧食裡。
空手而歸倒還好,打不了東山再起。
可若是連本錢都賠進去,那可就永世不得超生了。
不怪那些客商牆頭草,而是他們家小業小,經不起折騰,更擔不起這份風險。
“藺小姐,我實在是想不通,你們為何非要限額購糧?”
“若是說秦氏糧號沒錢了,打死我都不信!”
“秦氏糧號背後的人,是何方神聖,你我一清二楚。”
藺梓怡有苦難言,她們父女,已經向京都發了好幾次告急信。
可是皆石沉大海,沒有任何回應。
再結合最近京都發生的一系列大事,藺梓怡實在是不敢用這種“瑣碎小事”去煩那位秦家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