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禮步驟源自漢服吧前任吧主,溪山琴況(1977—2007))
李鳳音見到蘇敏,輕蹙的眉頭舒展開來,她露出了笑容撲了過來:“敏敏,你終於來了,我以為你丟了呢!幸好俊風說你們在門口,讓我在這裡等你,不然我都要急死了。”
蘇敏趕忙賠了個不是:“對不起,安安,我……我把請帖丟了,所以才來晚了。”
沒等蘇敏反應過來,李鳳音就拉著她的手,直接急急奔往會場女賓處。
兩個女孩慌慌張張進了會場,趕忙正坐好,兩個人吐吐舌頭對望的笑了起來。
只是在場的來賓,有些年紀大的,看著她們這樣進來,臉色稍有不滿。但是礙於自己也是賓客,也就不好說什麼了。
蘇敏坐定之後,環顧四周,發現周圍已經圍了許多人。
她們在會場的左下方,男賓們則在右下方,中間留了一條道路。
女賓們衣著淡雅,梳著髮髻,神色自若,如陶淵明東籬下悠然之菊。男賓們統一藏青色衣衫,年紀稍大的帶了帽子,而年輕人只帶了冠,沉穩大氣。
只見會堂正前方中央,擺放了黃帝畫像,畫像前面是一盞香爐,有嫋嫋青煙繚繞。畫像兩旁擺了兩把椅子,上面空空如也,想必是儀式還沒有開始。
有悠悠古琴從遠處飄來,這場景看的蘇敏有些呆了,這比電視劇中的場景更加隆重也更加肅穆。
從前,人們羨慕著韓國和日本的傳統禮儀,卻對自己的文化嗤之以鼻,說是封建糟粕。
直到後來,經過一場有關於傳統文化的國際比賽,作為宗主國的我們,除了武術舞蹈,其他各方面都輸得一塌糊塗,被東亞國家各種嘲諷,在國內也引起軒然大波。
各大媒體爭相報道,以“何處有傳統”“我們的文化去了哪兒?”“附屬國的嘲諷,真實的悲哀!”等等來質疑我國文化實力,也引起了國家的注意。
就在這個時候,人們才發現我們已經丟失了許許多多的東西……
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如今無容身之處。而這些東西,在東亞各國遍地開花。
於是人們開始反思,我們丟失了什麼,也由此注意到了一群以“華夏復興,衣冠先行”為理念的群體。
這個群體多為年輕的學生,前行力量相當薄弱,即便如此,他們依然堅持的走在這條路上,哪怕外界質疑嘲諷甚至被攻擊。
於是反思的歷潮與之匯合,形成了一場新的文化復興運動,也與國家全面復興傳統文化,用來提升國民文化自信的策略重合。
後來就有了華夏藝術學院的興盛,為國家輸送優秀的傳統文化繼承者,只是與東亞國家的差距一直存在。
這段過往,蘇敏聽師父說過,只是那些比賽,看得她瞌睡。
會場中沒有人說話,蘇敏不由得怯怯地朝李鳳音看去。
李鳳音似乎知道她的緊張,伸出手握著蘇敏的手,對著她微微一笑去,示意她不必緊張。
沒過多久,會場中就有人走動。
蘇敏微微抬首,只見有女子四人,均身著白衣紅裙,外罩白底繡花褙子。她們手中端了木盤,緩緩而來,只是看不清楚木盤裡面放了什麼東西。
李鳳音見蘇敏在張望,就知道她好奇,輕聲笑著說:“盤子裡放的是成人禮需要用的器具,比如髮簪、髮釵和發冠等等。你看東北角用屏風圍成的地方,就是東房,蘭蘭就在裡面更衣。”
蘇敏朝她示意的地方看去,就看到用幾扇畫有花鳥工筆的屏風圍成的一處,想來就是李鳳音口中所說的東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