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智械戰爭> 第九卷人間滋味 第1167章 補貼大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卷人間滋味 第1167章 補貼大戰

這天,姜思宇正在公司辦公,突然收到一個匿名的簡訊:“姜總,有人COPY了你的包打聽!”</br>簡訊的後面跟著一個地址。</br>姜思宇點開那個地址,果然要引導他下載一個叫“打聽事”的APP。</br>他按照指引把這個“打聽事”APP裝上了,一看介面,確實跟他的包打聽一模一樣。</br>這是誰幹的?</br>他點進去“我的”,找到“設定”,裡面看見一個營業執照,他開啟營業執照放大了一看,公司的名稱叫“川都宏偉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趙勇。</br>他便開啟企查查開始查詢這家川都宏偉資訊科技有限公司,裡面除了趙勇之外,還有另外四個股東。</br>是誰把姜思宇的程式碼提供給了這家川都宏偉資訊科技有限公司?</br>他決定讓法務部的人去法院起訴這家公司!</br>很快,他請的律師就在法院立案了,律師函也發到了這家川都宏偉資訊科技有限公司。</br>一週後,川都宏偉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趙勇主動來找姜思宇,說他們已經把網站關閉了,要求姜思宇撤訴。</br>姜思宇問了一下律師,如果對方對侵權行為停止了,法院一般也會判對方敗訴,由對方承擔訴訟費。</br>但是他們主張的二百萬賠償,一般法院會給打個折,比如要求對方配個五十萬。</br>姜思宇心想,不管賠多少,也得讓對方陪。</br>於是他要求趙勇賠償一百萬!</br>趙勇說他手裡最多也就有十五萬。</br>姜思宇說如果不配,那就法院見。</br>這時候律師就勸姜思宇,即便打贏了官司也得不到賠償,還不如先拿到十五萬就算了。</br>姜思宇覺得律師說得有道理,於是就接受了趙勇提出的庭前和解的條件,答應趙勇,拿到十五萬就撤訴。</br>這天,程式設計師小李給姜思宇發微信,說他又發現了一個叫“打聽打聽”的APP,與他們的包打聽很類似。</br>姜思宇一聽,頭立刻大了!</br>怎麼網際網路上的這些抄襲和侵權的行為這麼頻繁?</br>姜思宇又登陸到打聽打聽APP查詢,然後讓法務部的人到法院去起訴這個APP的經營方,叫“川都宏偉網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br>法務部的人找律師諮詢了一下,回來對姜思宇說,他們可能打不贏這場官司。</br>原因是姜思宇並沒有對一些演算法和有特色的設計理念申請專利,因此很難打贏這場官司。</br>姜思宇一聽,腦瓜子嗡嗡的!</br>難道他就得眼看著他的網站被人家抄襲、複製嗎?</br>他心有不甘呀,他立刻召開一個高層會議討論這個事情。</br>大多數人都認為,現在能做的就是亡羊補牢,馬上把能申請的專利都趕緊申請了,否則的話,以後也會不停低倍抄襲。</br>好吧,既然如此,亡羊補牢也得補呀!</br>他馬上讓曹曉月組織程式設計師開始編寫專利申請所需要的技術交底書。</br>半個月後,曹曉月帶著人一共整理出了一共三十二份技術交底書,姜思宇馬上讓他們找個專利代理去專利局申請,生怕晚了一步被別人搶了先。</br>不過,害怕什麼就來什麼。</br>專利代理在經過檢索對比之後,說他們申請的三十二個專利有十三個與已有的專利重複度過高,基本上會被專利局駁回。餘下的十九個也存在被駁回的可能。</br>臥槽,難道是那個不要臉的川都宏偉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在他們之前也去專利局申請了嗎?</br>姜思宇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一下子搞得情緒低落。</br>他一點也沒想到,在軟體行業裡也有這麼多黑暗,甚至比他過去從事過的廢品收購、房產中介還骯髒。</br>反正事已至此了,那隻好死馬當活馬醫了。</br>他讓曹曉月把話傳下去,以後凡是有任何新創意、新方法,一定要先申請專利,絕對不能再出現這麼被動的局面了。</br>這天,他正在辦公室裡看檔案,突然感到手機一顫。</br>他習慣性地拿起手機,用母子解開指紋鎖,他看見微信上有心訊息。</br>他開啟微信一看,原來是曹曉月發來的訊息。</br>“辭職申請”</br>這就是他看到的曹曉月發來的訊息的前四個字!</br>曹曉月要辭職?</br>他感到胸口有些憋得慌,這可真是禍不單行呀!</br>剛出現了專利申請危機,他的研發主管就要辭職!這難道是要老子命嗎?</br>他沒有繼續往下看,他直接撥通了曹曉月的手機。</br>“曉月!有什麼想不開的?不能跟我說說?”姜思宇儘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道。</br>“哎呀,姜總,是你想多了,我沒啥想不開的,就是幾個老朋友商量著要一起創業,我被他們說動心了!哈哈……對不起啦,姜總!辜負了您對我的提拔和重用!”曹曉月很流利地說了一大套,看來是早就準備好了的臺詞。</br>“創業?……哦……準備在那方面發展呀?”姜思宇試探著問。</br>“這不,現在不是流行APP嘛,我們也準備搞一個APP!”她輕描淡寫地說。</br>“既然出去也是搞APP,那還不如子啊我這裡搞得了,我給你一些乾股!”姜思宇心想,無非不就是為了賺錢嘛,我給你股份還不行嗎?</br>“哈哈……姜總,真是感謝您這麼認可我,可是我們已經商量好了,而且我是技術入股,佔百分之十五。”曹曉月解釋道。</br>百分之十五?</br>姜思宇心裡一驚!這可不低呀!就憑這技術入股,就能佔到百分之十五,他可是第一次聽說。</br>他肯定不可能給曹曉月這麼高的比例,其實他剛才也想過給曹曉月多少乾股的問題,他最多也就能給她百分之三。</br>看來挖她的人是下了血本的。</br>“好吧!百分之十五確實很高,我都動心了,那我只好祝你們成功了!”姜思宇無奈地說。</br>因為曹曉月辭職了,他必須得找人接替她。</br>他首先想到了小李,於是便馬上給小李打電話。</br>“小李,方便嗎?”姜思宇客氣道。</br>“方便,姜總!”小李說。</br>“你到我辦公室來一下,我有話對你說。”姜思宇說道。</br>“好的!”</br>不一會兒,小李來到了他的辦公室。</br>“小李呀,你聽說了嗎?曹曉月辭職了。”姜思宇笑著問小李。</br>“嗯……聽說了!”小李點頭道。</br>姜思宇一聽,心裡立刻一驚。</br>因為他問小李是否聽說曹曉月辭職,完全是客套話。</br>因為按照常規,一個主管要辭職,通常是不會跟手下人說的。</br>可是現在,小李怎麼比他先知道曹曉月要辭職了?</br>難道?……</br>姜思宇調整了一下情緒,繼續說:“小李,我想讓你接替曹曉月的工作。”</br>“哦……姜總,我還沒跟您說,我也準備要辭職。”小李略帶愧疚地說。</br>“啊?……”</br>姜思宇被驚呆了!</br>他開始意識到,這個曹曉月可能已經提前做準備了,準備拉走一批骨幹!</br>“姜總,我跟曹曉月去同一家公司!”小李壓低了聲音說。</br>“哦……是嗎?”姜思宇極力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有新公司的股份嗎?”</br>“有點,百分之零點五。”小李壓低了聲音說,“別告訴別人,那邊不讓說。”</br>“是哪一家公司?”姜思宇問道。</br>“宏偉。”小李說。</br>姜思宇一聽是宏偉,那不就是在做打聽打聽APP的那家嗎?</br>看來宏偉是想對他趕盡殺絕呀!</br>在接下來的一週內,陸續有七個主力程式設計師提出辭職,這七個人都是曹曉月手下的得力干將,而且他們都是去宏偉。</br>姜思宇的情緒幾乎被打擊到了冰點!</br>他的創意被抄襲了,核心和程式設計師也被挖走了,專利也被人家搶先申請了。</br>這他媽都是因為曹曉月這個人面獸心的惡人!</br>為了穩定軍心,姜思宇把一個姓翁,叫翁茯苓的資深程式設計師提拔為研發部的負責人,接替原來曹曉月的工作。</br>這個翁茯苓的水平也很高,只是比較有個性,與曹曉月合不來,因此這一次沒有跟著曹曉月走。</br>曹曉月帶走的七個人大部分都是研發專案負責人,因此,翁茯苓在接替了曹曉月的工作後,馬上就提拔了五個新的研發專案經理。</br>老爸知道了姜思宇的研發隊伍出現了大規模譁變之後,就勸姜思宇應該儘早學習化為公司,讓員工持股,這樣才能穩住軍心。</br>姜思宇覺得老爸說得有道理。</br>因為這種科技企業,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人才是最關鍵的因素。</br>化為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任總逐漸把自己的股份都分給了員工,最後自己所佔的股份還不到百分之一。</br>任總的做法,可以說是華夏國高科技企業的典範,是用真金白銀來詮釋什麼叫尊重人才。</br>為了穩住軍心,姜思宇給包打聽的全體員工寫了一封信:</br>各位兄弟、姐妹:</br>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包打聽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發展了接近兩千萬使用者,成為了移動網際網路APP大軍中的新生力量。</br>為了讓公司能夠有持久的發展動力,我決定逐步將我的股份分給大家。</br>具體的做法我們主要參考化為公司的做法,成立職工委員會,代表員工持有公司股份。</br>我的股份逐漸減少的速度要與公司的成長成正比。</br>也就是說,公司成長越快,我的股份減少的速度就越快。</br>最終,我所持有的股份肯定要減少到百分之十一下。</br>如果公司能發展成為向化為公司一樣的規模,我肯定願意把我持有的公司股份減少到百分之一以下。</br>空口無憑,我們可以先按照公司的營收增長率來計算我的股份減少的比率。</br>在最近三年,如果公司的營業收入每增長百分之十,我的股份就減少百分之五。</br>我減少的股份,就劃撥給職工持股委員會。</br>職工持股委員會也效仿化為的機制,採取低價向員工出售的方式和獎勵的方式相結合。</br>出售給員工股份所獲得的款項並不歸我個人,而是進入公司的賬號,用於公司經營。</br>如此,公司就會逐漸變成大家的公司,大家就會成為公司的股東。</br>當然,我們也會效仿化為公司,建立一套股份出售、分紅及退出的機制。</br>以保障大家可進、可退!</br>姜思宇</br>20XX年3月6日。</br>姜思宇把這封郵件發給大家後,便開始組織高層商討具體的職工入股細則。</br>他先拿出來百分之十的股份,作為職工持股委員會第一批分配股份的資源。</br>這天,那個安全專家田野來找姜思宇,說他剛給打聽打聽APP做了安全諮詢,現在曹曉月是宏偉的副總,主管研發這一塊。田野建議姜思宇說,他們的程式碼必須要嚴格保密,否則以後會不停被剽竊。</br>隨著網站規模的擴大,以後大部分研發人員都只能接觸到一小部分程式碼,只有最核心的人員可以解除到全部的程式碼。</br>姜思宇說,這一次曹曉月帶走的就是全部的程式碼,她等於用包打聽的程式碼換來了在宏偉公司的股權和副總的地位。</br>姜思宇聽了田野的警告後,感到後背直髮涼。</br>這天,法務部的劉律師來找姜思宇,說市衛生局檢驗科的一個姓馮的科長起訴包打聽,因為咱們的一個網管人員把他家的地址告訴了一個跟他有仇的個體戶,那個個體戶衝到他家,把他家砸了一個稀巴爛。</br>姜思宇就問劉律師,這個馮科長怎麼知道是咱們的人把他家的地址洩露出去的呢?</br>劉律師說,那個個體戶被抓起來後,向警察交代的,他說有一個自稱是風中夜的人,回答了他的問題,把馮科長家的地址告訴了他。</br>警察經過調查,這個網名叫風中夜的人,是我們的一個研發人員。</br>我們這個研發人員是根據馮科長登陸的地址來逆推出他家的地址的。</br>姜思宇一聽,這可是這個研發人員的個人行為,跟我們公司無關。</br>於是他讓劉律師回覆馮科長,這是那個研發人員的個人行為,他們公司不承擔責任。</br>不過透過這件事使姜思宇認識到,搞這個APP的運營涉及的到各方面的問題太多了。</br>如果不嚴格管理,早晚要出大事。</br>於是他又把田野請來,把那個馮科長狀告他們洩露個人**的案子對田野講了。</br>他想讓田野幫他出出主意,怎麼能把公司的資訊保密管理搞好。</br>田野建議姜思宇學習一下國家頒佈的等級保護管理標準,他他也認為他們應該符合三級資訊保安等級保護的標準,因為他們的手裡有大量的客戶個人資訊,一旦洩露,會造成一定的社會不良影響。</br>這天,翁茯苓來找姜思宇,說現在打聽打聽開始對註冊使用者返現獎勵,已經持續兩週了,他們在這期間註冊使用者增長了五百多萬。</br>“我們要不要也搞一下返現獎勵,否則很快就會被他超越了!”翁茯苓顯得有些焦急地說。</br>“好吧!返現就返現!我們返多少?”姜思宇問。</br>“新註冊使用者返現八元!”翁茯苓說。</br>“好!那咱們反十元。”姜思宇說。</br>他心想,如果增加一千萬使用者,他需要補貼一億。</br>但是如果真能增加一千萬使用者,他肯定也就能過盈虧平衡點了。</br>幹就完了!反正我手裡還有兩億多現金。</br>不拼就得被對手乾死,拼一把就有可能活下來,所以,只能拼了!</br>一個月後,姜思宇砸進去一億補貼,拉來了一千多萬使用者,總使用者答道了三千二百多萬。</br>而打聽打聽還是隻有一千五百多萬使用者,還是沒有到達盈虧平衡點。</br>這天,翁茯苓來找姜思宇,說打聽打聽那邊開始給每個新註冊使用者補貼十二元了!</br>姜思宇馬上就讓翁茯苓把包打聽的新註冊使用者補貼增加到十五元!</br>他知道,雖然他這樣補貼會用盡他手裡的最後一個多億的現金,但是他現在已經開始盈利了,他不怕!</br>除非對方在跟他搞幾輪補貼競爭。</br>如果對方再次加碼補貼競爭,他就只好去銀行貸款了!</br>一個月後,他的使用者達到了四千多萬,而打聽打聽只達到了一千八百萬,還是沒有渡過盈虧平衡點。</br>為了應付打聽打聽接下來可能發起的補貼大戰,姜思宇帶著公司的介紹材料和營業執照,去銀行申請貸款。</br>結果銀行說姜思宇的APP盈利能力不夠,不給他貸款。</br>這時候,田野給姜思宇支了一招,建議他去上海、深圳或者燕京找風投。</br>找風頭,這對姜思宇來說確實是個新挑戰。</br>他以前聽說過,搞風投的那些大佬都牛逼得很,動不動就把創業者罵的狗血噴頭。</br>他其實倒不是怕捱罵,他主要是琢磨,從風投那裡拿錢,是不是跟他原來的職工入股計劃矛盾呢?</br>因為他的戰略是模仿華為公司,透過職工持股來激勵員工,但是如果引進了風投,風投肯定會逼著他上市,如果他上市的話,會不會影響他的職工持股計劃呢?</br>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他召集了一些骨幹開了一個會。</br>“我覺得引入風投肯定會影響員工持股,因為員工持股是吧員工跟企業捆綁的做法,而風投在上市後會找時機離場,這樣公司就變成了風投套現的工具,也就是說,風投的追求的事短期利益,而持股的員工追求的是長期利益,這兩種利益是矛盾的,肯定會爆發出來。”一個高管說。</br>“是呀,化為公司就沒有引入風投,我們寧肯從銀行貸款,也始終沒有讓外人摻和企業的管理。”另外一個高管說。</br>“我覺得公司可以向員工借貸!”翁茯苓舉手發言。</br>“高利貸!”姜思宇一臉狐疑地看著翁茯苓。</br>“對,我的一個朋友就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給銀行,貸出來一百五十萬,然後把這一百五十萬借給公司,公司給他的利息是百分之二十二。他就賺利息差。”翁茯苓說。</br>“這樣也挺好,因為員工如果把家底都交給了公司,這也是一種深度捆綁,無非是公司償還利息的壓力大一些。”一個高管說。</br>姜思宇一想,這樣其實也對,向員工借錢,償還的利息就相當於給員工的福利,還能把員工更深地與公司捆綁,這確實一舉多得的好主意。</br>“行!那就這麼辦!”</br>姜思宇馬上安排財務部起草向職工借貸的章程,號召大家都去銀行辦理抵押貸款,人後把從銀行借來的錢高息貸給公司。</br>經過與財務部反覆商量,姜思宇決定給員工的利息是百分之二十一。</br>向員工借貸的公告在公司發出後,非常出乎他的意料,有意向參與的員工竟然達到了八十多人,估計能籌集的自己可以達到七千多萬。</br>這個結果卻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br>如果真的能搞到七千多萬,他就不擔心對手再次發起一輪補貼大戰了,因為他現在還有一部分利潤進賬,而且呈現出快速增加的趨勢。</br>幹就完了!</br>在姜思宇的包打聽使用者達到五千萬的時候,他們召開了一次全員大會。</br>他在會上再一次強調了他們的經營戰略,就是要學習化為公司,讓員工持股。而且他當場宣佈,他再拿出來百分之十的股份轉入員工持股委員會。</br>有一些員工在看到公司的經營狀況正在快速上升後,竟然向用房子的抵押貸款來購買公司的股份,不過他們給每一個員工的額度有限,普通員工一年最多隻有三十萬的額度,中層幹部每年有五十萬的額度,只有高管才有一百萬的額度。</br>所以普通員工用房子抵押貸款,也只能借給公司賺利息差。</br>這天,翁茯苓又找到姜思宇,說打聽打聽瘋了,又發起了一輪補貼大戰,這一次他們給每個新註冊使用者補貼十六塊。</br>姜思宇馬上就決定,跟他們拼了,我們要給每一個新註冊的使用者補貼十八塊!</br>反正他手裡現在有八千多萬現金,他就不信對手的錢包裡永遠有錢。</br>姜思宇又讓廣告部的人調整一下收費策略,如果提前預支現金,他們可以把廣告費打九折。</br>他是想讓廣告費回流的速度儘量快一些,一邊手裡有更多的資金跟對手打補貼戰!</br>這天,財務部的主管來找姜思宇,說公司的賬上馬上就沒錢了!如果在繼續補貼,恐怕這個月的工資都發不出去了。</br>姜思宇一想,如果這個時候他們宣佈停止補貼,那就等於這一輪的補貼大戰打敗了!</br>這樣很可能就鼓舞了對手士氣!</br>他絕對不能再這個時候讓對手士氣高漲!</br>他讓財務主管不要管薪水的事情,繼續補貼!</br>等到了發薪日的前一天,財務主管問姜思宇怎麼辦?現在賬上的錢只夠給大家閥一半的工資,而且只要發了這一半的工資,就沒有錢補貼了。</br>姜思宇立刻給廣告部的人打電話,讓他們向廣告的客戶傳達優惠政策,凡是提前預支兩個月的廣告費,他們給打八折。</br>同時,他讓財務部的主管線停止發這個月的薪水。</br>他立刻召集了一箇中高層會議,讓各級領導挨個找手下人談,爭取得到大家的諒解。</br>結果,基本上所有的員工都能理解延遲發薪,大部分員工都說,可以容忍公司三個月不發薪水。</br>就在他們馬上就要彈盡糧絕之時,突然傳來了大好訊息!</br>打聽打聽app宣佈,停止補貼計劃了!</br>他們終於勝利了!</br>MD,還敢跟我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