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南美與爺爺約好了時間,便去三號基地找烏伊拉去取那個神秘的透視儀。
他見到烏伊拉後,烏伊拉便遞給他一個揹包,說儀器就在揹包裡,使用也很簡單,開啟啟動按鈕後,把下面的掃描鏡頭對準要掃描的方向,可以透過焦距按鈕調整焦距、透過視角按鈕調節視角。
姜南美按照烏伊拉的指導試了試,立刻被驚呆了!
因為他馬上就在透視儀的顯示屏上看見了周圍的地下結構,而且非常清晰。
他感覺地球人類的科技水平與伊娜人的差距又被拉大了,可能永遠也趕不上了。
姜南美先把揹包放在了自己的粒子飛碟裡,然後又聯絡爺爺,因為他需要與爺爺進一步確認交接貨物的方式。他擔心力亞爾那些浮島無法承擔他的粒子飛碟起降的衝擊力。
最終,他和爺爺商定,他把這個透視儀器用密封袋包好,再安裝一個小降落傘,從空中扔到海里,然後由爺爺從海水裡打撈出來。
在起飛前,姜南美讓警備部的人先在三號機庫外圍十公里釋放十幾顆電磁干擾彈。
他趁著電磁干擾彈剛爆炸的一瞬間,便開啟三號機庫通往地面的通道,快速飛出了基地。
接著就以最快的速度飛出了火星大氣層。
貝爾萊德集團、銀度、北魅的雷達都發現了異常,但是他們都沒來得及鎖定目標,目標就已經消失了。
由於姜南美這也是第一次駕駛粒子飛碟出遠門,所以飛行得比較慢,一週後才飛到地球附近。
為了躲避地球各國雷達的跟蹤,他選擇從南之極上空快速下降,然後貼著海面飛向力亞爾群島。
趁著夜色,他終於看到了三號浮島旁邊的一個燈游標記,那是爺爺用海上發光浮標為他擺放的圖案。
姜南美降低速度,開始向那個圓形的圖案靠近,大概還有二百米了。
他把粒子飛碟懸停在空中,背上透視儀的揹包,開啟了艙門。
他從艙門看見了在標記的圓環五百米外有一艘快艇,快艇上面站著一個人。
他把揹包摘下來,把傘包的引導傘拉開,然後把揹包扔了下去。
他眼看著揹包落在了圓形標記的區域,然後向快艇上的爺爺揮了揮手,便關閉了艙門。
他不敢在這裡久留,因為擔心被力亞爾浮島的人發現。
姜嶽升拿到揹包後,便帶著於天東和張大千來到了休斯頓東海物理研究所。
他們找了一天夜裡,開著一輛車,然後拿著透視儀對休斯頓東海物理研究所的內部和地下進行觀察,發現了地下的很多秘密空間,但都是各種比較高階的實驗裝置和環境,也有一些車間,但是並沒有找到伊娜人的遺骨。
為了確保沒有遺漏,他們分工協作,於天東負責把掃描過的空間用手繪製了一個立體圖。
張大千負責對仔細掃描過的區域進行標記,這樣一直忙到天明,也沒有發現任何關於伊娜人遺骨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