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集中精力把西苑小區的事情做好,姜思宇帶著劉招弟和孩子從文筆村搬回了老爸老媽家。
他把文筆村的生意都交給了楊大姐。
楊大姐問姜思宇為什麼要回市區住,姜思宇就把他的思路跟她詳細地說了一遍。
楊大姐聽了以後,表示姜思宇竟瞎胡鬧,對姜思宇的想法表達了強烈的嗤之以鼻。
姜思宇心想,他先試一試,成就成,不成他再回到文筆村繼續搞他的客棧。
姜思宇接手了西苑小區的物業後,第一件事就是請一些業主開會,給他提意見。
他的思路是,他儘量不靠物業費賺錢,他要儘可能地把業主伺候得滿意,然後想辦法在別的方面賺錢。
把業主都安撫好之後,他便親自拿著業主的資訊清單,挨家挨戶地進行資訊核查。
他要敲開每一戶的門,以介紹自己是新來的物業經理為名,然後想辦法探聽業主家的資訊。
比如家裡有幾口人?
有沒有老人?
孩子多大?
……
如果這家的門敲不開,他就儘量從鄰居家打聽他們家的訊息。
經過一個月的努力,他終於親自挨家挨戶地把這三百多戶業主的資訊摸清了。
常在這裡住的業主只有一百八十二戶,在這裡租房子的租客有三十五戶,竟然有五十多戶的業主幾乎不來住,也不出租,也不賣房子。
只有十五戶業主把房子掛出去要麼出租、要麼賣二手房。
這個資料是完全出乎姜思宇意料的。他根本沒想到這個小區的空置率這麼高,有這麼多有待於開發的房源資訊。
他把他了解的情況跟老爸彙報了一下,老爸也覺得很出乎意料。
“如果能把這些房源資訊有效利用起來,說不定真能賺錢!”老爸說。
“可以把這些房源分成幾類,”老爸走到他的白板前,拿起白板筆開始在白板上寫道:
1、賣二手房的;
2、可出租的(有傢俱);
3、可出租的(有裝修無傢俱);
4、毛坯房出租的。
“毛坯房怎麼出租?”姜思宇問老爸。
“我們可以幫助業主進行簡單裝修,然後出租,但是前三年到五年的租金的歸咱們。”老爸解釋道。
“嗯,可以,我們就把這些房源資訊發到攜程、途牛、如家這些平臺上,然後收業主一些佣金。”姜思宇興奮地說道。
“對,你甚至都不需要註冊房產中介,開始的時候就招聘一個女孩,讓她負責在這些平臺上釋出房源資訊。”老爸說。
“有道理,如果有人真的要透過我們做二手房交易,我們可以找一箇中介幫助他們做交易,給他們點中介費。如果業務量上來了,我們再申請一箇中介公司。”
姜思宇和老爸聊得越來越興奮,一直聊到半夜才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