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璵看了半天,給予了崇高的評價。小齋坦然受之,笑問:“你找到了?”
“嗯,路程稍遠,你呢?”
“我採了五百顆,又播下去一半,水幽蘭的消耗量會很大,要注意生態平衡。”
她分給對方二百顆,道:“你拿回去種在蛇島附近,半年生長,一年育種。那幫孩子也別閒著,該拉出來溜溜了。”
“聽你這意思,你又不跟我回去了?”他頭疼。
“我在這研究一下養顏丹和鯨船,我得趁人仙前的這段時間,提升一下短板。”她實話實說。
鳳凰山一家四口,其餘三人所學豐富,手段也很多樣。而她這幾年,專心修習雷法,難免忽視其他,像符籙、道術、煉丹之類的,都不太接觸。
“也好,不過這裡不是國境內,你要多加註意。”
顧璵囑咐完畢,不再囉嗦,招出法舟穿過花田,轉眼已在百里之外。
剎時間,水府空空蕩蕩,只剩小齋一人,哦,還有一具肉身。她真的很喜歡此處,又獨自轉了一圈,隨手把青蛇扔到外面。
“去捉幾隻海獸,要是沒捉到,你也別回來了!”
砰!
不等小青打滾抗議,大門已經緊緊關上。
…………
東瀛本土雖是彈丸之地,但控制的領海面積非常大。
明珠水府的具體座標,大概在對馬島北側,這裡距高麗半島非常近,只有50公里,歷來爭端不斷。甚至元朝和毛國懟東瀛的時候,都攻佔過對馬島。
顧璵和小齋此番出海,任何勢力都不知道,一旦被發現,那就麻煩了,水府可是在東瀛領海內!
還有那座火山島,在渤海之上,同樣不是鳳凰山的地盤。這是先天不足,但他們還想發展,怎麼辦?就得偷偷摸摸的進行。
如果按照以前的模式,好,雙方合作,利益交換。比如明珠水府,政府出面幫你搞定東瀛那邊,你幫著養鯨魚,養水幽蘭,煉丹藥,再分給他們一些。
幹嘛呢這是?倆人不想這樣了。
因為形勢在變化,吳山加入道院後,影響是天翻地覆的。道院實力暴漲,體系愈發完整,國家也搭建好了城市群框架,很快就能騰出精力來。
簡單一句話,天平在漸漸傾斜。
所以呢,鳳凰山現在不想分羹了,就想悶頭種田,拓展內需,提升弟子實力。
最典型的跡象,就是顧璵返回的時候,在黃海下潛,挖了幾塊石頭。這些石頭已經有了明顯的靈氣波動,再蘊化兩年,就會轉變成真正的礦石。
黃海很淺,適合礦產開發,並且儲量極豐,品質也不會太低。
這種事情,政府當然不會找鳳凰山,必定找道院一起,然後壟斷市場,你吃肉我喝湯,美滋滋。
那還有鳳凰山什麼事兒?
……
卻說顧璵逆流而上,由海入江,由江入河,順水漂回了內山的小河谷。他出來將近一個月,居然無人尋找,都以為在閉關。
他回到清心廬,稍作休整,便發了兩道傳訊符。不一會,青紅交映,同時落地,龍秋和小堇跑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