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神為本,我們之前做的都是為了壯大神魂,將其一點點捶打,最終變得圓潤和融。”
“所謂出竅,說來很簡單,就是令自己的神魂短暫脫離肉身。”
“而進一步的神遊,便是令神魂不懼外界干擾,遨遊自在。”
“至於天人境,則是神歸本源,感受天地之能,直至打破界限,白日飛昇。”
宗華治,二十幾個新晉凝神排排坐,聽上面的高士講解課程。顧璵起初聽得很認真,結果越聽越不對,這套理論跟內丹法很像,都是不重肉身,重視元神。
但內丹法的成功就在於掌握分寸,它先是出陰神,然後點化陰(防和諧)精,捨棄軀殼晉升陽神,達到一種長生境界。
可他怎麼聽著,最後好像是神魂帶著肉身一起飛昇?
小世界的存想法可以強化肉身,所以這麼想也對,人家不是沒鍛體,但為何這麼多年無人成功?
顧璵愈發古怪,覺得問題還是出在“形神兼修”上,要麼神不足,要麼形不足……
他想到這,就再也聽不進去,偷偷摸摸的觀察四周。發現旁人都是如痴如醉,如飢似渴,唯獨一人心不在焉,還掩袖打了個呵欠。
正是那個雪白的胖子,有過一面之緣的邵樂。
講了三炷香的時間,高士方道:“好了,此次講習結束,明年此時治所會再次開課。”
“要一年啊,太久了!”
“就是,為何不每月開課呢?”
“敢問高士,我們何時能習突破之法?”
“肅靜!”
高士面容一板,訓道:“修行最忌操之過急,你們晉升凝神少則一年,多則二三年,根基還沒打牢,就想衝擊出竅麼?
治所會對你們時刻關注,注意每個人的修煉進度,然後採取相應的教習方法。你們想快些晉升,還需自己努力才行。”
說白了,天才有天才的小灶,蠢材有蠢材的放棄。若覺得你爛泥扶不上牆,下次開課可能就不叫你了。
下午時分,培訓結束,眾人紛紛離山。
顧璵走在後面,忽地一抬頭,發現邵樂正在前邊晃晃悠悠,便道:“道兄留步!”
“哦?是你這小友!”
邵樂顯然還記得他,大嘴一咧,臉頰上的肉顫顫巍巍,也不知怎麼這麼胖。
“方才在堂上,我觀道兄睡意連綿,似乎很不感興趣的樣子?”
“呵呵,別人都在全神貫注,唯獨你發現了我,可見你也不太有興趣。”邵樂小眼睛一眯,特喜慶。
“呃……”
老顧一愣,心中懷疑起來,莫非也是上面的朋友?
他隨口應付幾句,便返回青雲,四處一打聽,卻知這位是正兒八經的道三代。爺爺乃一治都功,老爹乃一府觀主,自己資質也不差,從小就躺在終點線上。
打仗的時候在後方胡吃海塞混資歷,輕鬆松就升了八品道官。
嘖!這麼一瞧又不太像故人了,很微妙啊!
沒辦法,矇眼吃雞就這點刺激。二十八個人,各有境遇,選擇的方式也不同。像他就是中規中矩,走升官流,但有的就喜歡亂世氣氛,越亂越好。
說某天小齋突然蹦出來,把他一刀乾死,丫一點都不意外。
(腰疼……)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