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抵達十三間房站,在本站停留四分鐘,要下車的乘客請抓緊時間下車,拿好您的行李……”
出站口一開,呼啦啦湧出一大群疲憊不堪的乘客,以及一小群體力值滿格的修士。
這條鐵路是隴西西陲的最主要鐵路線,其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區域,從紅旗坎站開始,到小草湖站紅臺站大步站十三間房站紅層站了墩站,全長123公里。
一年大概有320天,都在刮八級以上的大風,所以被稱為百里風區。
環境惡化之後,此處更是罡風肆虐,鐵路一度關閉。靈氣穩定後,風勢相對減緩,又重新通車,並建設了西北區最大的風電場,承包了半個哈密市的用電量。
而這趟列車,便是接到鐵路局的狂風預警,足足耽擱了二十七個小時才抵達。
此站本是四等車站,重新通車後,客流量增多,便升級為三等。因為十三間房在七角井鎮,七角井鎮挨著七克臺鎮,七克臺鎮在火洲的最東端。
在中原、江南或關外,說一個鎮與一個鎮毗鄰,可能只相距數十公里,甚至更少。但在大西北,這個毗鄰的距離,能給你扯到二百多公里。
不過也正因如此,當年火洲爆發,才沒有殃及到這裡。
“街裡還差一位,還差一位!”
“坐小客的快點啊,馬上就走了!”
“有包車的麼?一百八一百八,絕對便宜!”
十三間房是車站,也是風電場,距鎮子有一段距離。跟每個地方的站點一樣,外面也擠滿了各種交通工具。不同的乘客走向不同的方向,又坐上不同的車輛。
其中又有倆人,貌似姐弟,女的身材苗條,長相普通。男的虎頭虎腦,面板黝黑,大眼睛滴溜溜亂轉。
正是前來探查的龍秋與金蟬。
倆人包了一輛破奧拓,說了個地點,便離開火車站。金蟬對這種cosplay頗有興致,扒著窗戶往外觀瞧,隨口問:“姐,這裡為什麼叫十三間房啊?”
沒等龍秋接茬,司機先開口了,一嘴的地陪範兒,“十三間房嘛!就是以前剛有人定居的時候,只有十三間屋子,不成村不成屯,就這麼叫開了……西北這地方多了,哎,《2002年的第一場雪》聽過麼?”
這哥們說著,居然唱了起來,“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晚一些,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這八樓也是個車站名,不稀奇。”
龍秋一聲不吭,神遊天外,金蟬卻很感興趣,眨著大眼睛聽對方逼比。
“我先說好啊,別看到鎮裡就二十公里,但真不是我要高價,這都是正常市價……以前沒神仙,咱們買不起房,物價蹭蹭漲,現在有神仙了,還特麼買不起房,物價還是蹭蹭漲”
“這就充分說明啥?經濟因素不以群眾意志轉移而轉移……您問怎麼辦?簡單,多印錢啊!”
“二位不是修士吧?誒,一看就知道,氣質太淳樸,再說修士哪有打車的?”
“修士不還坐火車麼,怎麼就不能打車了?”金蟬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