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開心離開了。
一時間,鳳凰山人心躁動。
此去崑崙,不是說馬上就會提升境界,即便真人有神仙之能,也不能讓一個人仙瞬間升級。此去崑崙,只表明了一種態度:老子不跟你們玩了,老子繼續求道去!
三四代暫且不論,二代弟子可是顧璵親自選進門,有不少人還被耳提面命,親身指點過。或多或少的,某些不再那麼堅執,逐漸習慣享受和權力慾的傢伙,都湧出一絲羞愧。
不過也僅此而已,改變是不可能改變的,羞愧過後,依舊熱衷的投入權力爭鬥之中。
六百零一人,大部分終生人仙無望,或許勉強到了人仙,卻垂垂老矣,再蹉跎二百年。不是每個人都能保持住信念和堅持,當未來抬眼可見,考慮的更多是現在。
其實鄭開心的不告而別,在真傳弟子裡的影響更大。
他不喜經營,徒弟僅一人,說放下就放下。陶通陶怡負責外聯,攢下豐厚家底,縱有心思,也不是短時間能割捨的。
遊宇、曾可兒,初衷已經變成了繼承基業,將鳳凰山發揚光大。
唐伯樂、雷驍、袁凌杉、王蓉等等,則是不以為然,他們相信打理事務與修行並不衝突,完全可以齊頭並進。
這也應了顧璵的意思,你懂了,你自然就來……
“開心師兄!”
玉虛峰上,安素素難得露出小女兒的欣喜,雀躍著將對方引進門庭。他們倆是最小的,往來不算多,卻清平如水,雋永流長。
“我一直在想,下一個來的是不是你,果然,嘻嘻。”
“素素,你已是人仙,怎麼不知會我們一聲?”鄭開心奇怪。
“為何要知會呢?”姑娘反問。
“呃……”
開心答不出。
“真人前陣子受了傷,剛剛調理好,喏,就在前面,你自己過去吧!”
安素素小手一指,人就消失不見。鄭開心不禁失笑,小丫頭變化太大了,滿滿的精神氣。
他順著蜿蜒的碎石路,到了湖邊的一座水榭,見到那個熟悉的人影,倒頭就拜:“真人,弟子來遲了!”
一道柔和的氣勁將自己托起,聲音清洌,“你所為何事?”
“為求道。”
“求誰的道?”
“求自己的道。”
“求自己的道,為何來找我?”
“……”
鄭開心怔住,居然應不上來。
對面輕輕一嘆,道:“人仙之上,更有無限境界。上古仙法,皆是神通成,神仙至。我修食氣法,有幻化之道可以煉神。小齋修雷法,有存想之道可以修神。
小秋隨我一脈,你隨小秋一脈。
她早已人仙圓滿,理應更進一步,但你可知,她為何不來尋我?”
不等他回答,又接著道:“神仙之下,所學駁雜,包羅永珍,神仙開始,化繁為簡,恰是自有明悟,道心出籠之時。
我選擇了幻化,小秋不想,你道她為何隱居深谷,研修蠱術?正是為了以蠱化神通,開闢自我大道!
我拾前人牙慧,小秋的魄力遠勝於我,所以她不來尋。
現在,懂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