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顧先生那套火雲針就是用這個煉的。我們去湖邊勘測了一圈,儲量還算可以,就先拿來給您看看。”
“這種礦石的特徵非常明顯,你們就以這塊做標準,幾乎不會有差錯。實在不能確定的,再來問我。”
“好,那我先回去了!”
待此人離開,不到兩個小時,又有人招呼,卻是科研隊的主要負責人。白雲生不敢怠慢,下去到了實驗室,裡面戳著幾位專家,正對著幾塊石頭議論紛紛。
“白道長來了……道長,你看這些礦石,與天柱山的靈石礦可有區別?”一個老頭急聲問。
白雲生一瞧,一共有八塊,外形與靈石礦相差無幾,當即逐一甄別。他先把毫無靈氣波動的五塊剔除,然後拿著三塊石頭細細打量。
過了好半響,他才道:“沒錯,稱得上是靈石礦,裡面的靈氣活性還要高一些。”
“高多少?”老頭忙問。
“呃……”
他又掂了掂,挑出一塊,道:“這是1。”
跟著挑出另一塊,道:“這個有2。”
最後挑出一塊,道:“這個有3。”
“3?1倍還要多?”全場驚訝。
由於有之前的開發經驗,政府對資料庫的建設極為完善。天柱山的靈石,就設定為1,作為一項基準,而天山的靈石能達到2和3,居然如此給力。
“我覺得劃分不能太過精細,越簡單通俗就越好。”一位專家道。
“怎麼籠統?1是1品,2是2品?”
另一位馬上反駁,道:“以後還可能出現更高階的,萬一有10、20的,那怎麼分?難道10品、20品麼?”
“那你說怎麼劃分,你搞那麼複雜,普通人看得懂麼?”
幾個老頭竟然吵了起來,完全無視了白雲生。
而白雲生眨了眨眼,自動自覺的退出實驗室。別看他是修士,面對科學家還真擺不了譜。
……
如此過了幾日,礦脈的大概資料已經勘定。
先是青玉石,儲量約為0.54萬噸,相對較少。然後是靈石礦,天柱山的儲量為2.54萬噸,這裡約2.37萬噸。
他們抽取了大量樣本,最後得出比例:靈氣活性為1的,約佔四成;活性為2的,約佔四成,還有少量的3,佔了二成——這也是目前為止,活性最高的靈石。
至於劃分標準,複雜的終究沒爭過簡單的,特粗暴特易懂,就是一品、二品、三品。
因為據白雲生估計,孕育三品就這麼費勁,真要九品靈石神馬的,至少得百八十年,那都是另外一碼事了。
科研隊一片興奮啊,最後一個開發,果然沒讓大家失望!鳳凰山種地,天柱山挖礦,峨眉山繼續種地,天山繼續挖礦。
青玉石的特性是硬度極高,是煉器的好材料。靈石沒有任何屬性,用於消耗補充,是必需品。
本以為就這兩種,結果到了第九天,一組勘測隊在遠離山谷的某個位置,偶然發現了第三種礦石。
“這……”
饒是白雲生的性子,都不禁驚歎連連。他手中握著的,與其說是礦石,倒不如說是一塊絕妙的天然冰晶。
整體呈花瓣狀,正中一個原點,分射出十二道冰花,半銀色半透明,在陽光照射下,呈現出一種極為絢麗的色彩。